[发明专利]CuO标记技术用于厚度可控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176.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霞;陈毅挺;黄露;娄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32 | 分类号: | 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可控 目标蛋白 直接标记 制备 蛋白质分子印迹膜 分子印迹膜 标记技术 模板蛋白 信号转换 仿生传感器 聚苯胺薄膜 新型电化学 直接电化学 识别元件 印迹模板 直接关系 层厚度 可控的 印迹膜 构建 微板 洗脱 聚合 灵敏 蛋白 转换 检测 分析 | ||
1.CuO标记技术用于厚度可控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将模板蛋白固定于96孔微板,接着通过控制聚合时间制备一层厚度可控的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用于印迹模板蛋白,模板蛋白经洗脱形成分子印迹膜;并通过CuO标记信号转换技术对分子印迹膜识别的目标蛋白进行直接标记,经转换成Cu2+可直接电化学分析,从而构建一种电化学仿生传感器;所述CuO标记信号转换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CuO NPs的制备:取1 mmol醋酸铜,2 mmol冰醋酸,依次溶解到100 mL的无水乙醇中,充分混匀并水浴加热到78℃,接着在磁力搅拌下,往混合液中加入4 mmol NaCl粉末,78℃下反应1小时,然后将所制备的CuO NPs悬浊液离心10 min,弃上清液,依次用乙醇、超纯水清洗沉淀数遍,60℃恒温干燥24 h;
2)目标蛋白的孵化:将目标蛋白稀释一定浓度,于制备好的印迹聚合物膜的96孔板中,每孔加入50 μL,孵育一定时间,然后吸尽板孔中的蛋白液体,加入100 μL超纯水,反复两次;
3)CuO NPs颗粒标记:配制一定质量浓度的CuO NPs悬浊液,超声分散;然后每孔加入30μL,孵化一定时间,吸尽板孔中的CuO NPs悬浊液体,加入100 μL超纯水,反复洗涤两次;
4)Cu2+的电化学检测:每孔加入30 μL一定浓度的HCl溶液,将孔板溶液静置2~3 min以确保CuO NPs充分溶解,转换成轻Cu2+,然后进行电化学检测;所述的步骤2)中,目标蛋白的浓度范围为0~0.5 μg/mL,孵育时间为20 ~80 min;步骤3)中,CuO NPs悬浊液的浓度为2~10mg/mL,孵化时间为10~60 min;步骤4)中,HCl的浓度为0.1~2 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O标记技术用于厚度可控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可控的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 模板分子的固定:取洁净的96孔微型板,每孔加入50 μL 100 μg/mL的模板蛋白,振晃孵育1小时;接着吸尽板孔中蛋白液体,加入100 μL超纯水清洗,每次浸泡5 min,反复二次;
2)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取一定浓度的苯胺作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苯胺与APS的摩尔比例为3∶1,在试剂管中先进行预聚合,以确保混合完全,并迅速加入板孔中,每孔加入80 μL,孵育一定时间,孵育过程适当的振晃以避免聚合物分层,同时促进聚合完全,反应过程中控制聚合时间,以制备符合要求的聚合物膜;
3)模板蛋白的洗脱:吸尽板孔中未反应完全的溶液,每孔加入100 μL超纯水,洗涤两次;加入100 μL 一定浓度的 NaCl溶液洗脱模板蛋白,孵化洗脱120min,再加入300 μL超纯水清洗5次;
步骤2)中聚合物膜孵育时间为5 ~50 min,不同蛋白因结构、空间大小不一,聚合时间也有所不同;
所述的苯胺的浓度为0.003 ~0.6 mol/L;
所述的过硫酸铵APS的浓度为0.001 ~0.2 mol/L;
NaCl溶液的浓度为0.1 ~2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uO标记技术用于厚度可控蛋白质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蛋白为胰蛋白酶Try、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牛血红蛋白BHb、溶菌酶Lyz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