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4851.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雷震;陈昌协;余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C22B7/00;C22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刘兴彬;罗晶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废液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收集废液步骤:将纳米银颗粒原液进行离心处理,倒掉上层澄清液,收集中、底层浑浊的液体,得到废液;搅拌步骤:将废液搅拌均匀,计算出废液中的银的含量;反应步骤:将废液置于通风橱中,边搅拌边加入浓度为5%的氨水,加完氨水后进行搅拌,然后静置得到反应液;离心步骤: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得到离心液;烘干步骤:将离心液进行烘干得到银块;研磨步骤:将银块进行研磨粉碎处理,得到微米银颗粒。本发明能够简便有效的对纳米银颗粒废液中的银进行回收利用,减少银的浪费,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大大降低了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使用量,具有回收率高、成本低及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是指对纳米银颗粒在提纯、提取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液进行一定的处理后,回收废液中的主要成分—纳米银颗粒。经处理后的纳米银聚成微米及以上粒径的不规则团聚物,回收得到的银块再经过研磨粉碎成微米银颗粒。微米银颗粒是其颗粒直径处在微米级别的银颗粒,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适用于个人护理,医用,药用和动物健康产品等领域。
我们知道纳米材料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在各领域上的广泛应用,但也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纳米材料被释放到环境中,比如制备纳米材料时的废液,然后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目前全世界对纳米材料的使用中,其中纳米银的使用量为最高,相应的其在工厂和实验室制备时产生的废液就会较大。有关研究表明Ag+在环境中的背景浓度极低,在自然水体中的浓度范围仅达到0.03~500ng·L-1,但是Ag+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效应,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如一些微型浮游植物在受50~100ng·L-1的Ag污染后,其生殖能力受到抑制。而制备AgNPs的废液中往往Ag的含量高达1~4g·L-1,如果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影响将无法预计,所以本发明对纳米银颗粒的回收是很有必要的。Choi等的研究表明AgNPs能够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在1mg·L-1的浓度下,AgNPs对自养硝化细菌的呼吸抑制率高达约86%;Miao等通过研究证明人工合成的AgNPs严重抑制海洋硅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的细胞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合成;Jang等将鲤鱼在(0.62±0.12)mg/L的纳米银悬浮液中暴露7d,发现银分布在鱼不同器官的量从大到小为肝脏、鱼鳃、胃肠道、骨骼肌、脑部、血液;净化2周之后,肝脏、鱼鳃和胃肠道部位的银浓度仍然较高。而存在鱼体内的AgNPs会进一步抑制鱼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干扰正常的离子调节和神经调节,甚至致使鱼胚胎畸形,降低胚胎的存活率等。然后这些鱼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生物富集等,被我们人类食用后便会富集在人体内从而产生一系列毒性作用。有研究表明纳米银颗粒粒径在20~80nm时毒性效应主要由其溶解释放的银离子引起,而粒径较小如10nm时与银离子相比更容易被生物体利用,毒性效应更大。而目前国内外纳米银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废液中残留下来的纳米银颗粒主要是30nm以下的,因为在目前的技术中对30nm以下的纳米银颗粒的分离提纯等仍比较困难。所以用本发明的方法使这些较小的纳米银颗粒团聚成较大的团聚物从而降低其在废液中的含量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它能够简便有效的对纳米银颗粒废液中的银进行回收利用,减少银的浪费,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大大降低了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使用量,具有回收率高、成本低及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纳米银颗粒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废液步骤:将纳米银颗粒原液在4000-7000r/mind的离心机中进行30-60min的离心处理,此时离心液中会出现较明显的分层现象,倒掉上层透明液,收集底层浑浊的液体,即为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4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