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常用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3969.1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庞岩;韩思麒;祝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00 | 分类号: | 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算法 调制方式 通信信号 先验知识 模拟调制信号 数字调制信号 特征参数信息 处理数据 调制信号 判决参数 判决规则 瞬时幅度 特征参数 提取信号 在线分析 不敏感 载频 收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常用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方法,方法中提取信号瞬时特征参数信息对信号进行自动识别,该方法中的信号既有数字调制信号、又有模拟调制信号,算法包含的调制信号种类丰富,适用范围更广,其中处理数据和算法的判决规则简单并且收敛,能够快速得到信号的识别结果,可在线分析,并且该算法对特征参数,如载频、瞬时幅度、相位、频率不敏感,所提的判决参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常用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指的是在缺少先验条件时对接收机截取信号的调制模式做出判断,并进一步估计信号的调制参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通信调制模式复杂多样使得通信信号调制模式识别成为通信系统及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调制模式自动识别作为信号接收和解调的中间步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商用的非协作通信领域之中。
在民用方面,主要是为频谱管理进行信号身份确认、干扰确认等,正确识别收发双方的调制样式,是保证信息无误转发的基本条件。商业应用中,通信信号的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可以应用在信号证实、干扰识别、频率管理等方面。军用领域中,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战争、威胁评估等方面。电子战争作为现代化战争的一部分要求识别系统在密集的电磁环境下做出快速的反应,信号调制模式的识别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对抗战需要截获敌方信号并进行侦破,从而获取敌方信息。由于非协作通信,接收机截取的通常是全盲信号,首先需要识别出信号的调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完成信号解调和恢复工作,获取信息并破坏敌方的通信。在早期的通信情报系统中,采用手动调制方式识别,即依靠操作员解释测量到的参数,判断信号调制方式。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信号的体制和调制样式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信号环境日趋密集,这使得通信信号的识别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无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调制方式的差异性也很小,因此,如何能够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信号特征参数的有效提取和多类调制信号的调制识别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先验知识的常用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待处理信号数据s(n);
S2:提取信号瞬时特征参数信息,其中信号瞬时特征参数包括瞬时幅度a(n)、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f(n);
S3:将信号截取成多段子信号,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每段子信号提取码速率、并计算码速率的方差判断方差的值是否大于门限如果大于门限那么该数据为模拟调制信号,进入S4;如果小于门限那么判断为数字调制信号,并进入S7;
S4:对信号瞬时幅度a(n)计算γmax1参数,判断γmax1参数的值是否大于门限t(γmax1),如果大于门限值t(γmax1),进入S5,否则进入S6;
S5:对瞬时非线性相位计算参数σdp,判断σdp参数是否大于门限值t(σdp),如果大于门限值t(σdp),判断为DSB信号,否则判断为AM信号;
S6:计算信号s(n)的对称性参数P,判断参数P是否大于门限t(P),如果大于门限值,判断为SSB信号,否则判断为FM信号;
S7:对信号瞬时幅度a(n)计算γmax2参数,判断γmax2参数的值是否大于门限t(γmax2),如果大于门限t(γmax2),进入S8,否则进入S11;
S8:对信号s(n)计算参数,判断参数的值是否大于门限如果大于门限进入S9,否则进入S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