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饱和磁化强度Fe-B-Si-P-C-Cu-M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3769.6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惠希东;李高峰;吕旷;王拓;张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洛阳中赫非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H01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晶合金 非晶 磁化 非晶形成能力 饱和磁化 高饱和 纳米晶 合金 互感器 电力工业变压器 电磁屏蔽材料 成分表达式 原子百分比 自动化领域 热处理 电动汽车 非晶带材 非晶合金 合金成本 合金化学 软磁合金 通讯领域 非晶态 类金属 淬态 可用 式中 铁芯 制备 电机 | ||
一种高饱和磁化强度Fe‑B‑Si‑P‑C‑Cu‑M非晶纳米晶合金,合金化学成分表达式为FeaBbSicPdCeCufMg,所述M为Mo,Zr,Nb中的一种或多种,式中a,b,c,d,e,f,g分别表示各对应组分Fe、Si、B、P、C、Cu、M的原子百分比,且满足下列条件:84≤a≤85.5,9≤b≤10.5,3≤b/c≤5,3.5≤b/d≤7,7≤b/e≤13.5,0≤f≤0.7,0≤g≤0.5,f和g不同时为0,a+b+c+d+e+f+g=100。该合金成本低廉,可利用现有的非晶带材设备获得全非晶态组织,通过类金属的添加,合金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Cu、Mo、Nb和Zr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塑韧性和纳米晶形成能力。本发明淬态非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达1.72T,经过热处理后得到的纳米晶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达1.74T。所制备的非晶纳米晶合金适用于电力工业变压器铁芯、电动汽车、无人机和自动化领域的电机、互感器等,还可用于通讯领域的电磁屏蔽材料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晶纳米晶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较高非晶形成能力的Fe-B-Si-P-C-Cu-M(M=Mo、Nb、Zr)系非晶纳米晶合金。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和利用绿色节能环保材料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铁基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软磁材料,由于不存在晶粒和晶界缺陷,磁各向异性低,因而表现出高磁导率、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电阻率、低矫顽力、低损耗等优良特性。铁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中α-Fe纳米晶和非晶软磁相之间发生交互耦合作用,可进一步降低合金的磁各向异性和磁致伸缩效应,因而合金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在电力、电子和信息传输与转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铁基软磁合金体系主要是Fe-B,Fe-P-C,Fe-P-B,Fe(Co,Ni)-Si-B等体系,主要由日本的研究人员开发和推广。传统的非晶合金成分主要有:Fe80B20合金,牌号Metglas2605,饱和磁化强度为1.61T,矫顽力为3.2A/m;Fe78B13Si9合金,牌号Metglas2605S-2,饱和磁化强度为1.56T,矫顽力为2.4A/m。典型的Fe基软磁纳米晶合金有:Fe90Zr7B3合金,牌号Nanoperm,饱和磁化强度为1.63T,矫顽力为5.6A/m;Fe73.5Si13.5B9Nb3Cu1合金,牌号Finemet,饱和磁化强度为1.24T,矫顽力为0.53A/m。
近年来,国内在非晶纳米晶合金方面开展进行了大量研究,2006年,沈宝龙等人开发出不含其他金属组元的软磁性铁基块体非晶合金Fe79P10C4B4Si3,该合金的临界尺寸为1mm,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53T。由于类金属元素P和C的添加,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铁含量的增加使得它的饱和磁化强度也得到了提高。
2011年,吕昭平等报道了微量铜掺杂的Fe75.3C7.0Si3.3B5.0P8.7Cu0.7块体非晶合金,发现微量Cu的添加不仅提高了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61T),还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洛阳中赫非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洛阳中赫非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