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3684.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楠;贾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东方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板 换热管 套管 新型换热 多防护 高安全 船用 弯管 安全系数 换热功率 换热介质 间壁结构 结构组成 连接法兰 连接套管 直接焊接 冷凝段 体积小 蒸发段 热源 冷媒 内端 排布 伸进 外端 罩壳 焊接 冷却 美观 外部 行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包括安装座板,所述安装座板上设有集管,所述集管的外部且位于安装座板的上侧设有罩壳,上下各一根集管,两集管间焊接根套管,换热管采用“行列式”林状布置,与安装座板直接焊接,安装座板以下部分为蒸发段,通过换热管内部的中间冷媒间接完成热源的冷却,伸进集管和套管间的部分为冷凝段,所述集管的外端均设有连接法兰,集管的内端设有弯管,相邻所述弯管之间通过连接套管连接;该装置在满足换热功率的条件下,采用双间壁结构,设备安全系数提高一倍;装置集管、套管、换热管等采用“行列”排布,体积小,外形美观;结构组成简单,能够广泛应用于采用腐蚀性换热介质的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船舶等行业应用广泛,是一种在各行业间具有通用性的设备。按照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类,其中间壁式在船舶系统中应用最多。
间壁式换热器主要为单间壁式,通过管壁或板将冷热两种流体隔开,不相混合,通过隔壁进行换热。这种单间壁式结构在使用腐蚀性介质换热时,由于材料,加工工艺等多种缺陷,易造成腐蚀性介质泄露,导致冷、热流体混合,从而导致系统用水污染等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包括安装座板,所述安装座板上设有集管,所述集管的外部且位于安装座板的上侧设有罩壳,上下各一根集管,两集管间焊接根套管,内部管路共同组成冷却介质流层,所述安装座板上垂直焊接有换热管,换热管采用“行列式”林状布置,与安装座板直接焊接,安装座板以下部分为蒸发段,通过换热管内部的中间冷媒间接完成热源的冷却,伸进集管和套管间的部分为冷凝段,完成中间冷媒蒸发后的冷却回流,所述集管的外端均设有连接法兰,集管的内端设有弯管,相邻所述弯管之间通过连接套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底部通过换热管固定组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集管的外端均插接有金属套温度计。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与安装座板的管板孔连接处设有耐热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满足换热功率的条件下,采用双间壁结构,设备安全系数提高一倍;
2)装置集管、套管、换热管等采用“行列”排布,体积小,外形美观;
3)结构组成简单,能够广泛应用于采用腐蚀性换热介质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法兰、2罩壳、3集管、4换热管、5套管、6安装座板、7弯管、8连接套管、9换热管固定组件、10金属套温度计、11耐热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东方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东方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管型缠绕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