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63606.8 | 申请日: | 201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4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晖华;胡长禄;韩晓琳;张上;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7/135 | 分类号: | B01J27/135;B01J37/02;B01J37/18;C10G35/0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脑油 重整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含锡的氧化铝载体;步骤2,浸渍步骤1的载体,浸渍液中包括含铂化合物、竞争吸附剂和铵盐;以及步骤3,将步骤2浸渍后的载体干燥、活化、还原,得到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其中,以干基氧化铝载体的总质量为基准,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包括0.01~0.4质量%的铂,0.01~0.6质量%的锡,和0.3~3.0质量%氯。本发明催化剂用于石脑油催化重整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且积炭速率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Pt-Sn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重整是石油加工的重要生产工艺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BTX芳烃以及廉价的氢气。随着汽柴油质量升级及加氢技术快速发展,催化重整在炼油化工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工业上最常采用的重整催化剂是用于半再生重整工艺的Pt-Re/A12O3催化剂和用于连续再生重整工艺的Pt-Sn/A12O3。重整催化剂是双功能催化剂,同时具有加氢-脱氢的金属功能和酸性功能。重整催化剂中Pt为金属功能活性中心,Cl通过诱导作用增强氧化铝表面酸性,Sn对载体酸性和Pt的电子性质均有调变作用。
通常衡量催化剂性能的指标包括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对于重整催化剂而言,活性为在给定原料和反应条件下所得产物辛烷值的大小,或者是在给定辛烷值下反应温度的高低;选择性是指在给定的活性水平下,芳烃的产率或者C5+汽油产品的收率;稳定性是指单位时间或单位处理量下催化剂活性或选择性的变化。高性能的重整催化剂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
专利US 3883419中介绍了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Pt-Sn催化剂,US3929683中介绍了采用含Sn的氧化铝载体制备Pt-Sn催化剂,CN95117453公开了采用含Sn的氧化铝载体制备Pt-Sn-Ti催化剂。
专利CN200780047703、US 4964975、US 6600082B2和US 6605566B2描述了在催化重整或脱氢法中可使用的含铂和锡的催化剂。
专利CN201410532430公开了一种Pt-Sn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外壳区域内的平均锡浓度为中心区域平均锡浓度的1.0~2.0倍。
专利CN200910157856公开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制备方法,以多元羧酸如柠檬酸为竞争吸附剂,催化剂中Pt为“蛋黄”分布。
CN200410048352公开一种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包括耐高温无机氧化物载体和以载体为计算基准的含量如下的活性组分0.01~2.0质量%的VIII族金属、0.01~5.0质量%的IVA族金属、0.01~2.0质量%的稀土金属和0.1~10.0质量%的卤素,其配制的浸渍液含有有机胺,有机胺选自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丙胺、二丙胺或三丙胺。该发明用的是有机胺,而非有机铵盐,有机胺的作用是使催化剂中的稀土金属按预定量负载于载体上。
催化重整主要反应有:六元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的异构脱氢、烷烃的环化脱氢反应及异构化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提高产品辛烷值或芳烃产率。主要副反应有:加氢裂化反应、氢解反应及生焦反应,这些反应导致产品液收降低,催化剂失活加快。其中氢解反应和生焦反应为结构敏感反应,主要发生在大的铂晶粒上。因此,亟需一种含有小粒径铂的催化剂以解决催化重整中副反应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催化重整副反应造成的易生焦积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含锡的氧化铝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