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3517.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卢茗源;曹珊珊;胡海洋;鲍海鹏;刘志忠;张帆;苏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3/00 | 分类号: | C03C23/00;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慧娟 |
地址: | 226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装置 防护罩 光纤预制棒 吊棒 浸泡槽 控制系统 伸缩装置 预制棒 酸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装置与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容易操作的酸洗装置来实现对光纤预制棒的酸洗。该酸洗装置包括浸泡槽、防护罩、吊棒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浸泡槽的上方,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能够让预制棒通过的孔,所述吊棒系统中包括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使得连接在吊棒系统上的预制棒能够通过防护罩上的孔进入所述浸泡槽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吊棒系统工作。此外,还提供了利用该酸洗装置对光纤预制棒进行酸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石英预制棒为光纤生成的核心原料,其直接影响着光纤产品的质量,在光纤制造行业预制棒加工过程中,预制棒表面会有沾污、气泡等缺陷,所以在正常生产前,光纤预制棒工件需要经过一定的酸洗流程,利用强酸强碱将其表面清洗干净,为光纤生产提供保障。
目前光纤预制棒酸洗设备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以立式酸洗设备为例,其一般是在酸洗墙体内设置有可夹持的管槽,在管槽的底部设置有光纤预制棒定位卡槽,用于固定光纤预制棒的底部,防止其进行倾斜而与管槽内壁接触,显然,这种结构对于光纤预制棒的定位结构要求很高,此外,在管槽外壁通常还需要设置有多个夹持装置,防止管槽弯曲,可见,这样的设备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并且其整体的工艺流程也较为复杂,对预制棒规格大小有着限定要求,此外,在装取预制棒的过程中还存在安全隐患等。所以目前急需一个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的酸洗装置以及相应的酸洗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装置与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装置,该酸洗装置包括浸泡槽、防护罩、吊棒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浸泡槽的上方,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能够让预制棒通过的孔,所述吊棒系统中包括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使得连接在吊棒系统上的预制棒能够通过防护罩上的孔进入所述浸泡槽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吊棒系统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槽安装在地面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内设置有吹扫装置和排气装置;优选的,所述吹扫装置安装在防护罩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通过金属框架支撑,并且该金属框架采用耐腐蚀塑料包裹,其余部分采用透明耐腐蚀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界面、电气控制系统等,并且采用一键式操作来控制吊棒系统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槽由多个酸槽、碱槽和纯水槽组成,并且,所述酸槽、碱槽和纯水槽分别与所述防护罩中的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酸槽、碱槽和纯水槽之间分别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吊棒系统中还包括横梁、轨道以及旋转电机,所述横梁可沿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旋转电机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吊棒系统上的预制棒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具有多个连接预制棒的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棒为石英材质。
第二方面,在前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光纤预制棒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制棒通过吊棒系统进行吊装,并通过控制系统将所述预制棒移动至浸泡槽上方,利用吊棒系统中的伸缩装置将预制棒下移至浸泡槽中进行酸洗;S2,酸洗完毕后,预制棒通过吊棒系统移至指定位置,然后卸棒。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中,先通过控制系统将所述预制棒移动至浸泡槽中的酸槽上方,利用伸缩装置下移至酸槽中进行清洗,达到设定时间后,将预制棒上提至指定位置后停止,通过控制系统驱动,再移至碱槽和纯水槽中进行相应过程的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