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钢铁厂烧结尘泥中回收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3512.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彬;魏昶;邓志敢;罗兴国;李旻廷;李存兄;庄子宇;王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钢铁厂 尘泥 氯化铵 铁离子 浸出 溶解 氯化钠 综合回收技术 氯化钾 环境友好 黄铵铁矾 络合离子 银浸出率 铵根离子 回收 混合料 浸出剂 浸出率 氯化钙 排出 配位 溶出 转化 沉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钢铁厂烧结尘泥中回收银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氯化铵与钢铁厂烧结尘泥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向纯水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搅拌均匀后形成配位浸出剂,将物料中的银转化为易溶解的络合离子进入溶液,同时利用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将溶解的铁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黄铵铁矾沉淀,达到抑制铁的溶出,避免铁离子对银浸出的不利影响和提高银的浸出率的目的。本发明实现银的选择性浸出,且没有有害气体排出,具银浸出率高、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钢铁厂烧结尘泥中回收银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铁矿石烧结是高炉生产的重要准备工序,烧结矿约占高炉炉料的70%~75%。铁矿石烧结过程中产出大量烟尘,经过除尘器除尘捕集得到烧结尘泥,其粒度在3μm~50μm之间,含银100~800g/t,含铁20~55%。烧结尘泥产出量约占烧结矿产量的2%~4%,我国每年由此产出的烧结尘泥总量高达1500万吨。其尘泥污染的治理和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是我国各大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银是烧结尘泥中的有价元素,但尘泥中含有大量的铁,导致传统工艺中银回收困难。
钢铁厂烧结尘泥中铁含量高,烧结尘泥的产量相对烧结矿的生产量其比例不大,因而长期以来主要是返回烧结配料,回收其中的铁。但是由于烧结尘泥粒度细小、且经过高温焙烧后表面疏水性强,难于制粒,进入混合机后很难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虽然烧结尘泥直接返回烧结配料循环利用的方式简单,铁的利用率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价元素得不到回收,且有害元素富集,对高炉炼铁带来不利影响。
专利申请200910227173.6提供的“钢铁厂烧结灰综合处理的方法”,是对烧结机头除尘灰分级处理,将初级电场产生的电除尘灰直接返回烧结配料,将后续电场产生的电除尘灰混合制浆、梯度磁选、浮选选碳,获得铁精矿和焦炭粉,固液分离后生产钾肥,产出尾泥用于提铅。该工艺可以分离得到铁精矿和焦炭粉,但工艺复杂,银得不到回收。专利申请201611053223.X公开的“一种钢铁企业回收的烧结机头灰处理方法”,是将机头灰与水混合调浆,再经过重力分选、弱磁选、闭路浮选等环节,获得铁精矿和有色金属富集物。专利申请201610885079.X提供的“一种烧结机头灰的利用方法”,是将烧结机头灰运到一次料场后卸至地下料仓,在经过斗式提料机、中转料仓、布料、水雾化喷淋,将烧结机头灰制成小球团,作为烧结的原料使用。专利申请201410248826.X公开的“一种脱除钢铁冶炼除尘灰中碱金属的工艺及系统”,是将钢铁冶炼除尘灰与水混合调浆,进行水浸,再利用选矿厂现有的浓缩和过滤设备进行浓缩过滤,得到烧结原料。这些方法对传统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均存在银不能回收的共同缺点。
专利申请201410048263.X公开的“从钢铁厂烧结灰中回收银、铜和锌的方法”,是将烧结灰首先进行水洗脱除其中的可溶碱金属,再采用氨水络合浸提,得到的含银氨、铜氨、锌氨络合物的混合溶液再采用甲醛或乙醛还原回收银。该方法能实现银的回收,但其在pH为10~13的条件下络合浸提,氨挥发严重,操作环境恶劣,且采用甲醛或乙醛作为还原剂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钢铁厂烧结尘泥中回收银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氯化铵与钢铁厂烧结尘泥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向纯水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搅拌均匀后形成配位浸出剂,将物料中的银转化为易溶解的络合离子进入溶液,同时利用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将溶解的铁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黄铵铁矾沉淀,达到抑制铁的溶出,避免铁离子对银浸出的不利影响和提高银的浸出率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从钢铁厂烧结尘泥中回收银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将钢铁厂烧结尘泥与氯化铵按质量比为0.5~3:1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3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