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门窗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859.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谊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布 抗风压性能 钢板框 门窗 压框 门窗密封装置 检测 外侧设置 进风口 压柱 模拟自然条件 垂直压力 密封要求 组件包括 上螺纹 分级 墙面 压紧 垂直 施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门窗密封装置,包括幕布组件,幕布组件包括幕布以及固定连接在该幕布外侧的环形的第一钢板框,幕布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于第一钢板框所围成的区域内,第一钢板框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压框,压框上螺纹连接有若干垂直第一钢板框外侧设置的压柱,压框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墙面固定连接的支座,幕布组件的内侧通过压柱施加的垂直压力将幕布组件压紧在墙面上。可满足检测抗风压性能时所需的密封要求,可在现场有效模拟自然条件,对现场门窗抗风压性能给出分级结果,也同时满足了现场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便携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门窗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门窗三性分别为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GB/T7106-2008对门窗的三性检测方法和分级标准给出了规定。目前实验室三性检测为主流,对用户来说:第一,用户需要将被检测的门窗运到检测机构的实验室进行检测,不方便;第二,重新制作的送检门窗和现场存在一定的差别,检测的准确性必定有所偏差。
若直接在现场检测门窗的三性,需要现场对门窗密封,对于气密性和水密性检测而言,由于压力较小,采用塑料布密封即可,具体密封方式为,用双面胶在门窗内墙壁贴一圈,粘贴已经裁剪好(各边都比整窗大100mm)并预留好用于安装通风管和流量测量管口的厚度为3mm的塑料布,塑料布边缘再用透明胶带密封以保证不漏气。气密水密时的压力最高承受700pa的压力。
但对于抗风压性能的检测而言,其最高级别9级的抗风压检测试验中密封空间的压力可以达到5000pa,密封材料与门窗周围墙体的有效密封,是有效的抗风压性能检测试验的必须条件,所以,试验中对门窗密封空间的密封要求非常高,普通的塑料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大多在使用的铝合金加透明有机玻璃密封组件都不能达到9级抗风压试验的密封要求,一般只能达到2000多帕,同时还要满足整体设备便携式的要求。总之,现场门窗三性检测整体实验设备在设计时要重量轻、体积小;密封装置要可重复使用;现场试验时施工量要小,对现场的破坏性要小。
针对现场门窗三性检测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场门窗三性检测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门窗密封装置,不但能够承受5000pa的压力,同时还可满足现场使用便携式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门窗抗风压性能检测的门窗密封装置,包括幕布组件,所述幕布组件包括幕布以及固定连接在该幕布外侧的环形的第一钢板框,所述幕布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钢板框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钢板框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压框,所述压框上螺纹连接有若干垂直所述第一钢板框外侧设置的压柱,所述压框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墙面固定连接的支座,所述幕布组件的内侧在所述压柱的作用下压紧在所述墙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幕布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幕布内侧的第二钢板框,所述第二钢板框为环形并与所述第一钢板框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板框上设置有若干平头螺钉,所述平头螺钉穿过所述幕布后与所述第二钢板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幕布组件还包括覆在所述第二钢板框的内侧的弹性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板框上设置有筋板,所述筋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柱远离所述第一钢板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压框由两根竖方管以及两根横方管构成,所述竖方管的两端各通过垂直所述墙面设置的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时代新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