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723.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成国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B28B7/00;B28B23/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垫江县合阳***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制构件 集成 总装 模具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及施工方法。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包括总装模台、叠合板模盒、梁模盒、封边模板、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所述总装模台水平固定于地面,所述叠合板模盒安装于所述总装模台上,两个所述叠合板模盒之间的勾缝形成所述梁模盒,所述封边模板安装于所有模盒外围且无墙体处或与其它房屋结构搭界处,所述总装模台外围设有所述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其优点是:本发明由多个模盒集装而成,能够用于生产叠合板、阳台板和梁,还能对多个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占地面积小,便于规范化制作,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对于地基基础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迅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已在城市住宅建设中尽显优势,施工环保、建造周期短等特点也为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和大气雾霾做出了贡献。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发展,住建部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1-2014已正式批准发布(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靠分体式工业化生产,即把建筑物分体为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女儿墙等板胚进行生产,然后把生产好的板胚运到项目现场,进行吊装、制模、灌浆、拆模等一系列装配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后,才能呈现醒目的房屋结构。现阶段预制构件的生产存在着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占地面积广、生产成本高以及人工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及施工方法,由多个模盒集装而成,能够用于生产叠合板和阳台板,还能对多个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占地面积小,便于规范化制作,减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集成总装模具,包括总装模台、叠合板模盒、梁模盒、封边模板、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所述总装模台水平固定于地面,所述叠合板模盒安装于所述总装模台上,两个所述叠合板模盒之间的勾缝形成所述梁模盒,所述封边模板紧贴固定于所述梁模盒外围,所述封边模板包括闭合性封边模板和开放性封边模板,所述总装模台外围设有所述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叠合板模盒外形为无盖式盒子,所述叠合板模盒内部设有横向内筋骨,所述叠合板模盒的开口面与所述总装模台表面焊接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锁模扣,所述梁模盒和叠合板模盒外围的所述封边模板可通过锁模扣进行固定锁闭;所述总装模台四周间隔设有若干个车修壁虎,所述总装模台通过所述车修壁虎水平固定于地面。
其中,所述封边模板所有所述梁模盒和叠合板模盒外围且无墙体处或与其它房屋结构搭界处,用若干个锁模扣进行固定锁闭。
进一步,所述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包括垂直支撑总成、定位卡栓、安全走廊,所述垂直支撑总成由固定于所述叠合板模盒外围的L型支撑体和连接所述L型支撑体的两根支撑杆的斜撑,所述安全走廊位于所述L型支撑体上端,所述安全走廊的内侧围栏上安装有若干个定位卡栓。
进一步,所述墙板吊装支撑架装置还包括隐形楼梯,所述L型支撑体与斜撑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设有水平设有若干个横向支撑杆,并且形成所述隐形楼梯。不但垂直支撑总成起到加固再支撑作用,而且节约了楼梯的占地空间。
进一步,所述定位卡栓为L型卡栓,所述L型卡栓铰接于所述安全走廊的内侧围栏且可以相对于所述内侧围栏翻转。通过采用轴承(销)转动原理来翻转L型卡栓,施工实用方便,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成国,未经吴成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