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312.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C1/00;C05G3/00;C05F15/00;A01N65/42;A01N63/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盏菊 栽培 抗病 营养液 高产 苗床 育苗 抗病性 阴凉 抗逆性 选种 色素 床温 排种 去除 置放 病虫害 配制 备用 通风 农历 温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种: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和干率高的品种,去除杂质和灰尘,将种子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置放时间10‑12小时以上备用;步骤二、配制营养液,步骤三、育苗:每年农历3月下旬在温室苗床上排种育苗,其苗床宽1.3‑1.4m、深25‑35cm、床温20‑30℃,将每亩按照1000‑1200kg步骤二中制得的营养液。本发明的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金盏菊产量高、抗逆性强、病虫害率低、绿色无害,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盏菊又名金盏花,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以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金盏菊的抗二氧化硫很强,对氰化物及硫化氢也有一定的抗性,为优良的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坛的主要材料,可做切花及盆栽;金盏菊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几乎各部分都可以食用,其花瓣具有美容功能,花富含类胡萝卜素、番茄烃、玉红黄质、挥发油、苹果酸等,种子含有甘油醇、蜡醇和生物碱,加入洗发精中可以使头发颜色变淡,此外,花、叶也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下效果更好,因此,金盏菊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金盏菊在早春花期容易造成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同时,常发生枯萎病和霜霉病等危害,严重影响生长,降低了金盏菊的产量,现有技术中,在栽培过程中使用一些氧化乐果、萎诱灵、代森锌等化学试剂,金盏菊作为药材时,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影响到金盏菊本身的药性,降低了金盏菊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金盏菊产量高、抗逆性强、病虫害率低、绿色无害,同时,经济效益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高产的金盏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和干率高的品种,去除杂质和灰尘,将种子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置放时间10-12小时以上备用;
步骤二、配制营养液:按照重量份将生物有机肥12-14份、萘乙酸4-6份、吲哚丁酸5-7份、硝酸钾3-4份、铁源3-5份、锌源4-6份、有机硒2-3份、谷氨酸1-2份、甘氨酸1-2份、亮氨酸1-2份、续断3-5份、金银花2-4份、木槿皮3-5份、百部4-6份、维生素C1-3份、螯合铁1-2份依次加入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再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在搅拌转速为500-600r/min、温度为30-40℃下搅拌3-4小时即可;
步骤三、种子催芽:将步骤一选好的种子,置于阳光下曝晒24-36小时,曝晒过程中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使种子干燥度一致,将晒好的种子在温度为4-6℃冷水中浸泡8-10小时,将浸泡后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浸泡3-5小时,种子取出,均匀喷洒步骤二中配置的营养液,置于温度为20-24℃恒温箱中催芽22-24小时,取出,备用;
步骤四、育苗:每年农历3月下旬在温室苗床上排种育苗,其苗床宽1.3-1.4m、深25-35cm、床温20-30℃,将每亩按照1000-1200kg步骤二中制得的营养液,均匀撒在苗床中,再将按照每亩1.6-1.65公斤步骤三浸泡后的金盏菊种子,播散种子,在将步骤二中的生物有机肥按照每亩900-1000kg均匀盖在金盏菊种子上面,再上覆1-2cm细土,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实;
步骤五、苗期管理:出苗后苗床温度控制在15-25℃,膜内温度超过25℃,及时通风散热,根据苗情适时追步骤二中的生物有机肥,当苗高1-5c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当苗高16-20cm是,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次追肥后浇水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