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流道抗冲击波通风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217.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鹏;谢波;黄炳臣;严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风高科专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叶 通风口 阀轴 冲击波 不对称 通风阀 阀芯 弹簧复位机构 压条 前后盖 阀框 流道 平行 通风 挡板 倾斜状态 通风设备 中间连接 气压差 上下框 通风量 下倾斜 边盖 端头 贴紧 压紧 常态 转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流道抗冲击波通风阀,包括框架、一个或多个阀芯,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把阀芯、边盖压紧在框架上;所述阀芯包括阀框、阀叶、阀轴、前后盖和弹簧复位机构,所述阀框包括二个相互平行的上下框和二个相互平行的左右框,阀叶的中间连接在一根阀轴上,且可以自由转动,所述弹簧复位机构与阀轴相连,使得阀叶呈倾斜状态;所述前后盖上开设有通风面积较大的第一通风口、通风面积较小的第二通风口,阀叶的末端靠近第一通风口。在冲击波来时,利用上下不对称的通风口所产生的通风量、气压差,来推动常态下倾斜的阀叶沿阀轴转动,并使阀叶的二个端头贴紧在挡板上,从而实现通风阀的关闭,以保证对通风设备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波通风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上下不对称流道来实现冲击波关闭阀门的抗冲击波通风阀,属于空调暖通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安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相应的暖通设施设计。为了避免爆炸冲击波产生的正压、台风或者龙卷风等产生的负压对建筑物中的通风设备造成损坏,对人员造成损伤,需要在暖通设备的末端安装一些能够在正压、负压下瞬间关闭的抗冲击波阀。一旦上述正压或负压情况发生时,抗冲击波阀能够瞬间关闭,隔断建筑物内外的连接,避免建筑物内压力骤升或骤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在正常状况下,该抗冲击波通风阀还负责室内的通风功能,满足室内的通风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双侧抗冲击波通风阀》申请号:201210480899.2,阀芯上设有通孔,轴穿过通孔与阀体连接,在轴上位于阀芯的两侧套装有压簧,爆炸波作用在阀芯上时,阀芯很可能会产生小角度转动,就会产生卡阻,甚至会产生阀芯不能关闭的现象。
中国发明专利《通风阀叶片抗压构架》申请号:201320324895.5,只能抵抗单向的高压,不能双向。
中国发明专利《抗爆阀》申请号:201420452617.2,所有扭簧均设置在阀体内部,在有爆炸波作用时,扭簧也会受到爆炸波的冲击作用,容易失效,失效形式为不能复位,此时在正常通风时可能被吹关闭,而且如果安装扭簧的支杆断裂,断裂的支杆、扭簧很可能会影响阀芯的正常使用。
中国发明发明专利《一种仿龟甲阀体及抗爆阀》申请号:201510733938.9,框架结构较复杂,阀芯在制作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工作量,而且维护不方便。
中国发明专利《抗冲击波阀》申请号:201510751884.9,对平衡杆的长度精度要求较高,如果长度不一致,则关闭阀叶一端贴合阀体后,另一端并未贴合,不能有效抵抗冲击波。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抗爆阀》申请号:201520248583.X,其阀板选择弹簧板,并在阀板上开设有与阀体相对应的口,这样弹簧板的强度就大大降低,而且要抵抗冲击波,就需要弹簧板有足够的强度,这就势必要将弹簧板加厚,而加厚之后的弹簧板其弹性又将不足,现实中这一对矛盾体不能很好的解决。
中国发明专利《模块式双侧抗冲击密闭空卷风阀》申请号:201611100404.3中的阀叶有两块,这样在装配时工作量比较大,且此发明在实际生产时,只适合生产小规格的阀门,因为生产大规格的阀门时,其阀叶的强度、平面度均很难满足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框架集成式抗冲击密闭龙卷风阀》申请号:201611100403.9中的阀框为一整体式,在阀框内部通过设置加强筋、底板的形式来分隔通风通道,该种方式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因为在设计时需要先确定确定通风通道的数量,再考虑阀框内部的加强筋、底板如何分配,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不对称流道抗冲击波通风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具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对称流道抗冲击波通风阀,包括框架、一个或多个阀芯、第一压条、第二压条和边盖;所述第一压条、第二压条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通过螺栓把阀芯、边盖压紧在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风高科专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风高科专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圆柱仿动态自然风发生器
- 下一篇: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