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壁冷却与气膜冷却组合式透平叶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2147.1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安柏涛;曾蕴涛;林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壁 冷却结构 透平叶片 扰流柱 冷却 气膜冷却 组合式 叶身 流动阻力系数 气膜冷却结构 燃气轮机叶片 燃气透平叶片 常规叶片 冲击冷却 冷却技术 通道结构 叶片前缘 冲击孔 冷气量 壁温 减小 冷效 膜孔 | ||
1.一种双层壁冷却与气膜冷却组合式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片前缘区域采用气膜冷却,叶身主体区域采用双层壁冷却,其中,
所述叶身主体区域包括沿叶片展向延伸的若干个独立的冷气腔室,各所述冷气腔室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壁面均为双层壁结构,所述双层壁结构包括带气膜孔的外侧壁、带冲击孔的内侧壁以及位于所述外侧壁上的半高型扰流柱,
所述叶片前缘区域设有一沿叶片展向延伸的冷气通道,所述冷气通道的壁面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气膜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为圆形,所述扰流柱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壁结构中,所述气膜孔为圆柱孔或锥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壁结构中,所述气膜孔沿流向的夹角α为30度至9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身主体区域包括由隔板隔开的前冷气腔室和后冷气腔室,所述前冷气腔室的压力侧壁面设置为压力面前部双层壁区,吸力侧壁面设置为吸力面前部双层壁区;所述后冷气腔室的压力侧壁面设置为压力面后部双层壁区,吸力侧壁面设置为吸力面后部双层壁区。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平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片尾缘采用间断劈缝结构,尾缘上的劈缝与吸力面后部双层壁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1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