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1920.2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E01F15/00;G08G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道隔离装置 入口道 供电电路 受控 驱动控制系统 阵列控制器 行车区域 平面交叉路口 车道入口 入口车道 通行效率 可控性 停车线 分隔 申请 车道 供电 安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子车道隔离装置阵列、受控供电电路和用于控制电子车道隔离装置阵列的阵列控制器,受控供电电路分别与电子车道隔离装置阵列、阵列控制器连接,受控供电电路为电子车道隔离装置阵列供电;其中,电子车道隔离装置阵列包括Nxi列电子车道隔离装置,Nxi列电子车道隔离装置包括设置于平面交叉路口的入口道X的行车区域内的pxi列电子车道隔离装置,其中,pxi列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用于分隔入口道X的不同入口车道,入口道X的行车区域为入口道X的车道入口线与入口道X的停车线之间划定的车道段。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进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城市交通拥堵已经对人们日常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治堵”成为了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当下研究的热门课题。例如,道路交通标线被广泛引入来管制和引导交通,但目前道路交通标线一般是涂覆于路面上,如用来分隔同向行驶和/或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的车道隔离线,其使用寿命受限于环境且一旦涂覆固定则不利于变更,因此如何改进道路交通标线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车道隔离装置及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可控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车道隔离装置,包括:主壳体、主控电路板、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一保护罩,其中,所述电子车道隔离装置用于分隔同向行驶和/或对向行驶的交通流;
其中,所述主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保护罩罩盖于容纳了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面,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面与所述第一保护罩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信号能够部分或全部穿透所述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灯组,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每一个发光灯组均独立受控于所述主控电路板;
所述主壳体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主控电路板的第四容纳腔。
例如,发光灯组可由若干个LED灯珠或者LED灯带或者石墨烯灯组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发光灯组ia能够发出允许隔离光信号,所述发光灯组ia还能够发出解除隔离光信号;其中,所述发光灯组ia为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其中一个或任意一个发光灯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发光灯组ia包括N个灯珠,所述N个灯珠包括能够发出允许隔离光信号的n1个灯珠和能够发出解除隔离光信号的n2个灯珠,其中,所述n1和所述n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相邻v1个发光灯组全部点亮形成用于指示禁止车辆变道的实线隔离光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发光灯组中的相邻v2个发光灯组间隔点亮形成用于指示允许车辆变道的虚线隔离光信号;其中,所述v1和所述v2均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容纳腔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底面,所述电子车道隔离装置还包括底板,其中,所述底板罩盖于容纳了所述主控电路板的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开口面,所述第四容纳腔的开口面与所述底板之间配合形成密封防水结构。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外走线的防水走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以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1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智能化互通立交系统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交通荷载减振结构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