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苏囊按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1787.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5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彪;宋静芳;李林升;张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苏 按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苏囊按压装置,包括固定机架、机械臂和执行机构,机械臂与固定机架可拆卸连接,执行机构固定于机械臂的端部,执行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固定装置及按压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复苏囊,驱动装置与按压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按压装置从两侧按压复苏囊,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供氧系统,用于控制复苏囊按压装置。本发明通过将复苏囊固定在执行机构上,执行机构通过按压装置对复苏囊进行按压,替代了传统抢救工作中人为用手按压复苏囊的操作,提高了抢救效率,而且机械按压的方式,按压频率和按压压力稳定,可以很好的与患者呼吸的频率吻合,起到良好的抢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苏囊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医疗供氧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越来越大,能在临床应用的供氧器械也来越多,大型医院中可以直接使用呼吸机对病人进行急救复苏,但对于简陋环境下能够对病人进行长时间供氧的医疗器械还未全面发展。
目前在医疗条件较差的环境下,对病人的紧急供氧仍由复苏囊提供,如在救护车上或者患者家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时,采用复苏囊是很快捷有效的急救方法,但是传统的复苏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弊端,例如:医护人员通过按压复苏囊对病人进行供氧时,按压的压力难以准确控制,易造成按压压力时大、时小,节奏时快、时慢,这样的后果是容易损伤病人的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另外,在利用复苏囊进行供氧时,医护人员需要一只手固定患者和复苏囊的位置,另一只手按压复苏囊,这样便无法实施其他救护措施,降低了对病人的抢救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按压复苏囊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苏囊按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按压复苏囊,导致按压压力控制不均匀及影响抢救效率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复苏囊按压装置,包括:
固定机架;
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固定机架可拆卸连接;
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械臂的端部,包括驱动装置、固定装置及按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复苏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按压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按压装置从两侧按压复苏囊。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沿径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架上,所述机械臂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架包括固定座本体,所述固定座本体开设有用于与病床相卡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与病床相抵紧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固定座本体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并通过第二锁紧机构与所述固定座本体相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安装槽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用于与病床相抵接;所述第一丝杠的另一端设置有拧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垂直且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定位销、弹性部件及止锁螺钉,所述定位销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止锁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端部,所述弹性部件抵接于所述定位销与止锁螺钉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和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能沿上下方向移动,且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按压装置连接,用于带动按压装置夹紧或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1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