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爬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0412.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升;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H02K7/116;G05D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爬楼机 | ||
1.一种智能爬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机构(3)、平衡支撑机构(6)、驱动机构(13)、控制系统(10)和车体,其中:
所述导向机构(3)活动连接在车体一侧,平衡支撑机构(6)的上部与车体相连,驱动机构(13)位于车体内部,驱动机构(13)连接并驱动导向机构(3),控制系统(10)连接且控制驱动机构(13);
所述驱动机构(13)为一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减速电机轴传动驱动至U型轮(14)上,所述U型轮(14)与楼梯扶手贴合以依靠摩擦力运行;所述导向机构(3)和平衡支撑机构(6)分别位于U型轮(14)两侧以形成平衡力矩;
所述平衡支撑机构(6)包括第一支撑件(27)和第二支撑件(26),第一支撑件(27)一端活动连接车体,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6)中部活动连接,第一支撑件(27)上面开通有载物箱挂孔(28);
第一支撑件(27)通过与其垂直的连接销连接下角度调节板(81),下角度调节板(81)还与第二支撑件(26)中部固定连接,下角度调节板(81)上开有弧形通孔,所述连接销贯穿所述弧形通孔且能在弧形通孔内运动,联动第一支撑件(27)绕着下角度调节板(81)的中心旋转,第一支撑件(27)另一端通过上角度调节板(82)与车体连接,上角度调节板(82)与下角度调节板(81)结构相同;
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导向轮架(19)和导向轮(23),所述导向轮(23)通过螺丝安装在导向轮架(19)上,所述导向轮架(19)通过至少一个手拧螺丝(20)连接在车体一侧;
所述手拧螺丝(20)上、导向轮架(19)两侧套有支撑弹簧组a(21)和支撑弹簧组b(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0)包括主控芯片、与主控芯片连接的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和弯道感应传感器、LED显示器、键盘、继电器和开关;键盘和弯道感应传感器均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结合键盘接收的楼层数字和弯道感应传感器接收的弯道个数控制爬楼机运行至输入的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26)上安装有若干轮子,所述轮子撑开并拉紧同步带(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的直流电机(11)通过蜗轮蜗杆机构(18)减速,将转动传递到与蜗轮蜗杆机构(18)啮合的二级减速齿轮组(17),再传动到与二级减速齿轮组(17)啮合的换挡齿轮组(15),最后传动到作为换挡齿轮组(15)中心轴的主轴并带动外附于主轴的U型轮(14)运行,拨动换挡拨叉(16)切换二级减速齿轮组(17)和换挡齿轮组(15)的啮合齿轮,从而改变外附于主轴上的U型轮(14)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18)设计为可自锁结构以确保爬楼机停在任何位置不会下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4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