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9637.6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1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毋宏兵;余鸿东;孙开军;缪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26 | 分类号: | B25D17/26;B25F5/00;B25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工具 | ||
一种动力工具,动力工具包括:壳体;马达,设置于壳体内;输出轴,用于收容至少部分工作部件;传动机构,用于将马达动力传递至输出轴;锤击机构,由马达驱动沿输出轴轴线作线性往复运动;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在输出轴与壳体之间的贮油腔,贮油腔设有至少一个出油口,输出轴设有至少一个与出油口对应的入油口,当出油口与入油口在输出轴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时,油脂能够从出油口流进入油口。本发明提供的动力工具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动力工具如电锤在工作时,工作部件相对于输出轴,锤击部件相对于输出轴做高频往复振动(4000次~6000次/分钟),从而会严重增大工作部件柄部与输出轴之间的摩擦阻力,引起锤击阻滞,从而降低电锤的打孔效率。
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大多用户采取在工作部件柄部涂抹油脂的方式,改善工作部件柄部润滑,减小摩擦阻力,提高打孔效率。这容易带来三大问题:1.每天都得蘸油10到12次,而且由于工作部件温度过高需要带手套,很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2.容易忘记蘸油,导致输出轴磨损;3.容易涂抹不均匀,涂量大了会甩油到用户身上,涂量少了没有达到润滑效果。
另外,动力工具没有设置单独润滑工作部件柄部的润滑机构,仅仅依靠机身其他地方的油脂外泄到工作部件柄部,这样一方面油脂流入不规律,润滑效果不好,另一方面会使机身其他地方的油脂消耗过快,如果未及时补充润滑油而使零部件产生磨损,降低工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件部能够得到有效润滑的动力工具。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
壳体;
马达,设置于壳体内;
输出轴,用于收容至少部分工作部件;
传动机构,用于将马达动力传递至输出轴;
锤击机构,由马达驱动沿输出轴轴线作线性往复运动;
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在输出轴与壳体之间的贮油腔,贮油腔设有至少一个出油口,输出轴设有至少一个与出油口对应的入油口,当出油口与入油口在输出轴轴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时,油脂能够从出油口流入入油口。
可选地,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在锤击机构的作用下,输出轴与气缸轴向可滑动地连接。
可选地,动力工具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气缸与输出轴轴向无相对运动地连接,出油口与入油口在输出轴轴向上的投影始终至少部分重合。
可选地,气缸与所述输出轴一体设置。
可选地,壳体包括收容马达的第一壳体和至少部分覆盖工作部件的第二壳体,贮油腔设置在第二壳体与输出轴之间。
可选地,入油口设置成围绕输出轴径向一周的环形孔。
可选地,出油口位于锤击机构与工作部件之间。
可选地,出油口的直径设置在0.5mm到0.7mm之间。
可选地,入油口与所述出油口的数量为1个。
可选地,贮油腔的贮油量在2g-8g之间。
可选地,所述动力工具还包括:气缸,用于收容锤击机构;支承件,用于在径向上支撑气缸;支承件包括靠近输出轴设置的前支承以及远离输出轴设置的后支承,贮油腔设有至少一个出油口,出油口于输出轴轴线上投影位于前支承朝向工作部件的一侧。
可选地,贮油腔还包括进油口,用于当贮油腔内油脂不足时,通过进油口将油脂补入贮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十字起功能的锤子
- 下一篇:一种农林用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