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开闭调节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9060.9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博之;柏原英夫;竹原秀明;清水裕规;下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开闭调节器 滚筒 导轨 齿轮外壳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滚筒外壳 窗玻璃 固定部 移动体 马达 移动方向配置 小型轻量化 前后方向 旋转驱动 金属线 分割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车窗开闭调节器。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滚筒(40);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5);以及对滚筒(40)及马达(5)进行保持的由滚筒外壳(61)及齿轮外壳(62)构成的外壳(6),滚筒外壳(61)包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割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齿轮外壳(62)具有固定于第一区域(610a)的第一固定部(621)、和固定于第二区域(610b)的第二固定部(622)。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8月10日、申请号为201610652929.1、发明创造名称为“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车辆的门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的门使用通过马达的驱动力来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作为开闭体的窗玻璃的移动方向固定于门内板的导轨;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被导轨引导而与窗玻璃一起移动的作为移动体的树脂制的托板;以及设于导轨的下端并经由金属线来对托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具有供金属线卷绕于外周面的滚筒、和使滚筒旋转的马达,滚筒在外壳内保持为能够旋转并且马达支撑于外壳。另外,在导轨的上端部配置有对金属线进行方向变换的方向转换部件。金属线卷绕在方向转换部件与滚筒之间,其两端部固定在移动体上。
金属线的两端部经由松弛去除用弹簧固定于托板。由此,对金属线赋予张力。将从滚筒经由方向转换部件到达移动体的金属线作为上升用金属线,将从滚筒直接到达搬运器的金属线作为下降用金属线,就驱动部而言,在托板上升时,马达正转而卷取上升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下降用金属线,在托板下降时,马达反转而卷取下降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上升用金属线。由此,窗玻璃与托板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3686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托板支承窗玻璃的重量的同时使窗玻璃升降,因此特别是窗玻璃上升时作用较大的载荷。另外,还在对滚筒以及马达进行保持以及支撑的外壳上作用马达的转矩产生的载荷。但是,由于在托板以及外壳上形成有供上升用金属线以及下降用金属线插通的槽等,因而难以确保刚性,为了得到所要求的耐久性,而需要例如充分确保槽的底部的厚度等。因此导致托板以及外壳的厚度的增大以及重量的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其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驱动机构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形成有对上述滚筒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的滚筒外壳;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并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辅助外壳,上述滚筒外壳形成有使上述金属线插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并且上述滚筒外壳包含被上述凹槽以及上述容纳空间分割而成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上述辅助外壳具有: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的多个固定部,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固定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固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9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