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铱的吸附剂及脱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58709.5 | 申请日: | 201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华;邓生财;侯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J20/34;C02F1/2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60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剂 脱附 吸附 合成树脂 高分子材料 生物质材料 多孔材料 含磷基团 金属铱 选择性吸附 氨基磷酸 磷酸处理 碳化处理 循环利用 树脂 碱洗 藻类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铱的吸附剂及其脱附方法,所述吸附剂通过将含磷高分子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制备得到含磷多孔材料的吸附铱的吸附剂。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合成树脂或生物质材料,生物质材料为磷酸处理的含磷基团的藻类;合成树脂为氨基磷酸树脂。本发明以具有含磷基团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可以对金属铱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碱洗该吸附剂进行脱附,实现金属铱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吸附铱的吸附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贵金属由于其本身的价值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科技和工业领域被人们所重视。作为大部分贵金属依赖进口的中国来说,在电子设备的制造工艺和用贵金属电镀的工艺中,产品清洗液的废液中都可能会包含贵金属,许多使用过报废的含贵金属的材料随意丢弃,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而言,都需要回收贵金属。没有很好的回收利用或者处理这些贵金属,不仅造成稀有资源浪费还将会污染环境影响生物体的健康。贵金属作为一种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内后容易使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胞壁、改变细胞通透性、抑制酶的活性等,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所以,研究回收液相中的贵金属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液相中贵金属离子分离的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渗透法、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沉淀法、萃取法、电渗析法、膜滤法以及吸附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不便、成本高、效率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目前铱作为一种贵金属在很多行业的用途越来越广,而铱本身的性质决定了铱相对难以回收利用。
因此发明一种简单、廉价的定向回收贵金属铱的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含磷基团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可以对金属铱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碱洗该吸附剂进行脱附,实现金属铱的循环利用,及该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吸附铱的吸附剂,通过将含磷的高分子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制备得到含磷多孔材料的吸附铱的吸附剂。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含磷的高分子材料选自含磷合成树脂或含磷生物质材料。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将碳化后的含磷高分子材料用双氧水或水蒸气活化。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含磷生物质材料为磷酸处理的含磷基团的藻类。所述含磷合成树脂为氨基磷酸树脂,含磷酚醛树脂,含磷环氧树脂。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碳化处理,为在750-850℃下碳化处理。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含磷多孔材料为粉末或颗粒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前述的含磷多孔材料用于吸附铱。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前述的吸附铱的吸附剂的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铱后的含磷多孔材料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脱附,实现铱的循环利用。优选地,吸附铱后的含磷多孔材料在pH=9~12的碱性液体中,20-80℃搅拌一段时间,如2~12小时,然后过滤。滤液使用ICP测量铱含量在0.95%以上,脱除率为95%以上。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将吸附铱后的含磷多孔材料焚烧灰化进行金属铱的回收。
本发明的含磷多孔材料用于吸附铱,将含磷多孔材料放入含铱的废液中,进行吸附。废液中铱的浓度1至10000ppm,最终吸附达到铱含量至1ppm以下。
现有的吸附树脂用于吸附时,无法在有机溶剂体系中使用,且在多种贵金属同时混合进行吸附回收时,很难将贵金属单独分离出来。但本发明中含磷合成树脂经过碳化之后,则克服了上述缺陷,可以对金属铱进行选择性吸附,通过碱洗该吸附剂进行脱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