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8505.1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34;A61K8/365;A61K8/92;A61K8/9789;A61K36/82;A61Q11/00;A61P1/02;A61P31/04;A61K35/644;A61K36/355;A61K36/6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达***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漱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日化品制备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含漱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混合而成:互叶白千层精油0.008~0.03份、绿茶水提液1~2份、金银花水提液0.008~0.02份、柠檬酸0.8~1.2份、天然蜂蜜1.2~1.8份、木糖醇1.4~1.8份、薄荷脑0.008~0.02份、1,3‑丁二醇1份及纯化水92.13~94.576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含漱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含漱液配方安全且能有效抑制口腔中溶血性链球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漱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空气污染日益严峻,空气中由于各类污染因子的存在,诞生了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同时,饮食品种繁杂,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重工业导致的环境污染,无时无刻给细菌、病毒等提供了侵入人体的机会,口腔不但是人类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位,也是直接与环境进行接触的人体器官,无可避免地被外界环境影响,如常见的咽部疾病——咽炎和扁桃体炎,均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因此,保持口腔的清洁环境十分必要。
含漱液,也称为漱口水、漱口液等,含漱液使用方便,节省时间,且不需要特别的用具,是非常有效的口腔清洁用具。目前市面上,维持口腔环境的各类含漱液多采用刺激性化学物质,虽然消毒杀菌效果好,但同时也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另外也有部分纯天然或生物制剂,虽然配方安全,但消毒效果一般,特别对口腔疾病或咽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杀灭效果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方安全且能有效抑制口腔中溶血性链球菌的含漱液,并提供该含漱液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漱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混合而成:互叶白千层精油0.008~0.03份、绿茶水提液1~2份、金银花水提液0.008~0.02份、柠檬酸0.8~1.2份、天然蜂蜜1.2~1.8份、木糖醇1.4~1.8份、薄荷脑0.008~0.02份、1,3-丁二醇1份及纯化水92.13~94.576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漱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0.008~0.03重量份的互叶白千层精油和0.008~0.02重量份的薄荷脑与1重量份的1,3-丁二醇中混合,得初混液;
步骤2:向92.13~94.576重量份的纯化水中加入0.8~1.2重量份的柠檬酸,然后一边搅拌一边依次加入1.4~1.8重量份的木糖醇、1~2重量份的绿茶水提液的、0.008~0.02重量份的金银花水提液、步骤1所得初混液及1.2~1.8重量份的天然蜂蜜,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口腔环境的特点、口腔疾病与咽部疾病主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化特征,将互叶白千层精油、绿茶水提液、金银花水提液、柠檬酸、天然蜂蜜、木糖醇和薄荷脑按合适的比例配伍,以混合制成能有效抑制溶血性链球菌的含漱液,根据检测,本发明的含漱液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9%以上,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1%以上;本发明的含漱液,不含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温和,无刺激,成人与儿童均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发明根据口腔环境的特点及口腔疾病主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化特征,将互叶白千层精油、绿茶水提液、金银花水提液、柠檬酸、天然蜂蜜、木糖醇和薄荷脑按合适的比例配伍,以混合制成配方安全且能有效抑制溶血性链球菌的含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