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枝茯苓丸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8020.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邢影;何金婷;李松涛;颜忠辉;侯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K9/20;A61P9/10;A61P25/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桂枝茯苓丸 重量份 桃仁 茯苓 牡丹皮 赤芍 桂枝 炼蜜 制备方法和应用 脑梗死 改善微循环 脑缺血疾病 血液流变性 炎症渗出 镇痛 脑缺血 偏头痛 血肿包 混匀 抗炎 目筛 细粉 药粉 制丸 妇科 消散 镇静 制备 吸收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枝茯苓丸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桂枝茯苓丸包括有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按重量份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均为100份。本发明提供的桂枝茯苓丸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按重量份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各100份,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按比例加入炼蜜,炼蜜的加入比例为:按重量份每100份药粉用炼蜜30‑35重量份,然后合坨,制丸,干燥,即得。前述方法制得的桂枝茯苓丸能够在治疗脑缺血疾病中进行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桂枝茯苓丸不仅适用于妇科经产诸疾,而且有镇静、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能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和血肿包块的消散,如脑梗死、脑缺血、偏头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丸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桂枝茯苓丸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桂枝茯苓丸,首见于东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篇》,又名夺命丹(《妇人大全良方》)、催生汤(《济阴纲目》),是为妊娠宿有癥病以致漏下不止而设。桂枝茯苓丸除治疗癥瘕积聚外,还治疗癥血所致的月经不调、卵巢囊肿、痛经、产后身痛、乳腺小叶增生等症,是仲景为妇人妊娠有瘀血而设的化瘀之剂。
医圣张仲景创桂枝茯苓丸经方,原方用于癥病,因该方组方配伍之巧,药物功专之精,寒温相宜之妙,而攻坚破结不伤正,通滞祛瘀不伤阴。后世医家用本方治疗妇女经行不畅、闭经、痛经以及难产、死胎不下等证属瘀血阻滞胞宫所致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适用于妇科经产诸疾,对于内、外、五官各科某些相关疾患,用本方加减治疗,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桂枝茯苓丸从最初专治妇人妊娠漏下及胎动不安,到现代在妇产科以及临床各科的广泛应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扩大桂枝茯苓丸治疗疾病范围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桂枝茯苓丸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桂枝茯苓丸包括有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按重量份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均为100份。
本发明提供的桂枝茯苓丸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如下所述:
按重量份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各100份,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按比例加入炼蜜,炼蜜的加入比例为:按重量份每100份药粉用炼蜜30-35重量份,然后合坨,制丸,干燥,即得。
上述方法制得的桂枝茯苓丸能够在治疗脑缺血疾病中进行应用,具体药理如下所述: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五味药组成,其功用为活血化瘀,缓消块。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茯苓健脾养心而利水湿;牡丹皮散血行瘀而退瘀热;芍药柔肝理脾而调气血;桃仁活血化瘀而破块。芍药、桂枝,一阴一阳;茯苓、牡丹皮,一气一血;桃仁既破且散,五药共奏活血化瘀,消止痛,调理气血之功效。
经过药理研究显示:桂枝茯苓丸有镇静、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能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和血肿包块的消散,对血瘀之证可获良效。桃仁、丹皮、赤芍可扩张末梢血管,有抗炎镇痛作用;配用桂枝可增强镇痛作用,并抑制炎症区域毛细血管通透性,配用茯苓等可促进组织间隙水分代谢的作用,能直接影响身体的末梢血管和组织,祛逐瘀血而达到消除肿块的目的。
研究证实桂枝茯苓丸在血液系统的影响方面,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长期服用桂枝茯苓丸具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减少红细胞凝集和全血粘度降低。在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方面,研究也表明本方能促进巨噬细胞活性,对变态反应性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经过抗炎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对大鼠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的刺激不大,其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垂体一肾上腺系统的调节,而是对炎症过程的许多环节起直接对抗作用,即对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以及肉芽增生等环节起直接对抗作用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8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孔雀寄生虫处理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大菱鲆纤毛虫病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