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7254.5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守峰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40 | 代理人: | 韩晓静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双腔喉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且医疗器械的发展在方便医生工作的同时,也为病人减轻了很多的痛苦,咽喉是进行饮食、呼吸、发声音的器官,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双腔喉导管作为一种在手术麻醉和危重患者抢救时用于维护患者呼吸换气的医疗器械,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无法精确掌握插管深度,不仅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同时患者在潜意识中,会紧闭牙齿,很容易使导管产生堵塞,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双腔喉导管,包括管体、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管体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气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气囊的右侧从左到右依次贴设有第一标识带、第二标识带、第三标识带和第四标识带,所述管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气囊管腔、喂食腔、导气腔和第二气囊管腔,且第一气囊管腔的末端与第一气囊连接,第二气囊管腔的末端与第二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管腔、喂食腔、导气腔和第二气囊管腔内腔的右端分别套接有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第三密封塞和第四密封塞,且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第三密封塞和第四密封塞的内腔分别套接有第一气囊管、喂食管、导气管和第二气囊管,所述第一气囊管的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泄气阀和第一鼓泡器,第二气囊管的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泄气阀和第二鼓泡器,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且上卡板的顶端以及下卡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板底部的左端以及下卡板顶部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曲面弹簧和第二曲面弹簧,且上卡板底部的中端以及下卡板顶部的中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预留槽和第二预留槽,所述上卡板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对应位置以及下卡板的内腔且位于第二预留槽的对应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右侧分别通过第三气囊管和第四气囊管活动连接有主连接管,且主连接管的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三泄气阀和第三鼓泡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标识带、第二标识带、第三标识带和第四标识带的宽度均为两到三毫米,且第一标识带的颜色为黑色,第二标识带的颜色为红色,第三标识带的颜色为黄色,第四标识带的颜色为蓝色,同时第一标识带离管体的左侧为二十厘米,第二标识带离管体的左侧为二十五厘米,第三标识带离管体的左侧为三十五厘米,第四标识带离管体的左侧为五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喂食管顶部的右端通过塑料连杆活动连接有第一密封罩,导气管底部的右端通过塑料连杆活动连接有第二密封罩,且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均为凸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卡板与第三气囊管的连接处以及下卡板与第四气囊管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第三气囊管腔和第四气囊管腔。
优选的,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均为弧形结构,且弧度与人的齿形相同。
优选的,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管体的外表面均匀涂摸医用润滑液;
B、分别将第一气囊管、喂食管、导气管和第二气囊管对应插接于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第三密封塞和第四密封塞的内腔中,并将管体插入患者咽喉中;
C、通过第一标识带、第二标识带、第三标识带和第四标识带判断管体的插入深度;
D、在管体达到预定位置时,按压第一鼓泡器和第二鼓泡器,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与患者咽喉内部紧贴;
E、将管体放置于第一预留槽和第二预留槽所组成的圆形孔内,并将弧形的上卡槽和弧形的下卡槽分别与患者的上下颚牙齿卡接;
F、当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上下颚抬起,将上卡板和下卡板从患者牙齿上拿出,并清洗、消毒;医护人员把第一气囊管、喂食管、导气管和第二气囊管分别从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第三密封塞和第四密封塞的内腔中拔出,并清洗、消毒,同时将管体从患者咽喉部抽出,并将其扔进垃圾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守峰,未经王守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7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管式PICC堵塞疏通器
- 下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