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楼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56793.7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5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云华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8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抗震楼房 底座 减震器 国际专利分类表 掩蔽 圆柱形支撑体 固定建筑物 安全性能 地震灾害 减震作用 异常气候 构筑物 半球体 抗地震 桅杆 下陷 大类 大组 溅水 三层 天篷 小类 浴槽 建筑群 分部 围栏 帐篷 地震 大楼 建造 游泳 战争 小组 | ||
抗震楼房,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固定建筑物部,建筑物分部,专门用途的建筑物或类似的构筑物大类,游泳或溅水浴槽或池;桅杆;围栏;一般帐篷或天篷小类,提供特别保护的建筑物大组,能经受或保护不受外来异常的影响,如战争、地震、异常气候影响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掩蔽所小组,抗地震或防地面下陷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地震灾害来临时,杜绝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建筑物的完整性,以达到对类生命及财产的保护作用。其特征是:四周的八块减震器,大楼底座半球体的独特设计和底座下的三层圆柱形支撑体,能有效起到减震作用,该发明设计建造简单实用,成本低安全性能强,易于推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楼房,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固定建筑物部,建筑物分部,专门用途的建筑物或类似的构筑物大类,游泳或溅水浴槽或池;桅杆;围栏;一般帐篷或天篷小类,提供特别保护的建筑物大组,能经受或保护不受外来异常的影响,如战争、地震、异常气候影响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掩蔽所小组,抗地震或防地面下陷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的玉树大地震,对国人留下无数惨痛的记忆,对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数以万计的国人因此长眠,灾区无数家庭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我们人类最尊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绝对根本性,人生在世绝对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生命的绝对一次性,生命的绝对宝贵性和一次性决定了生命的绝对宝贵性,有生命就有时间,时间是能力和一切发展的地盘,所以我们有生命才有时间来研究东西,研究出对人类有益的建筑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的大楼地下负一楼四周设计八块减震器,可填充废旧轮胎或橡胶垫,既达到减震作用,以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底座设计成半球体,设计原理是从鸡蛋包装运输采用圆型底部而来,减小地震的震力,化解地震的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底座半球体下设计三层圆柱体支撑体加固,底座半球体与圆柱体支撑体之间再增加一层接触层,材质为木材或橡胶垫,如木材用湿木材,边缘修些拦水的坎,木材有水长久不会烂,则寿命长,抗震效果更好。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四周的减震器已卸去一部分地震震力,减小地震的危害。
2.底座半球体独特的设计,化解地震的主要震力,再与减震器结合,使地震危害降低到最小,有效阻止地震灾害引发的人类生命及财产的惨剧延续发生。
3.底座下圆柱体的支撑体,地面圆柱体的结构使大楼整体承受力匀衡,以达到更加稳固的作用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人类虽然不能阻止地震灾害发生,但是我们完全有智慧设计出超强抗地震的绝对安全的楼房,其设计理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人设计的太极牌超强抗地震大楼主要用于中、小学校和文物重点保护等地区,此设计抗震楼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大革命,设计建筑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做到一百、五百年、一千年也不落后的设计。为人类战胜自然灾害做出本人的微薄之力。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局部剖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底座半球体平面上大楼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减震器分存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半球体与三层圆柱形支撑体的剖面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案是,在底座半球体的基础上,四周为八个辅助性减震器,再配以底座下的三层圆柱形支撑体,以减小地震的震力带来的危害,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对人类生命及财产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云华,未经邓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装配转化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及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