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被动协同调控的磁悬浮风力偏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6783.3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褚晓广;蔡彬;孔英;王强;衣学涛;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F03D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协同 调控 磁悬浮 风力 偏航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中型风电机组的主被动协同调控的磁悬浮风力偏航系统,包括机舱、偏航支撑体、俯仰调整悬架和悬浮塔架,协同完成偏航支撑体俯仰刚度提升、高频气隙波动平抑、水平位移被动调整、主动悬浮控制以及机舱偏航控制;偏航支撑体机舱底座,设置6mm厚度的铝板,产生涡流阻尼力,被动平抑轴向悬浮气隙的高频波动,采用俯仰调整悬架、永磁体以及悬浮塔基支撑提升了机舱俯仰刚度,减小主动悬浮自由度,偏航支撑体内侧永磁体与悬浮塔架外侧永磁体之间水平斥力,被动平衡水平位移;主动悬浮和偏航分别由BUCK变流、H桥变流器以及三相逆变器在主控单元DSP28035的控制下,实现机舱稳定悬浮下的主动偏航迎风和侧风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中型风电机组的风机偏航系统,通过主被动协同调控实现机舱悬浮下偏航迎风和侧风保护,尤其是一种可降低主动悬浮控制自由度和悬浮功耗的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加重,风力发电因其完全无污染已受到世界各国关注。风力偏航系统是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组件,可提高风能的最大捕获和侧风保护。传统风力发电偏航系统一般采用多电机多齿轮耦合技术,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尤其是较大的摩擦损耗使得风机偏航功耗较大,易受外界干扰,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发明专利200910161406.7和201410143297.7分别披露了两种磁悬浮风力偏航系统,实现了机舱稳定悬浮下的偏航迎风和侧风保护,极大降低了偏航功耗,但磁悬浮系统本质为非线性、弱阻尼非稳定系统,尤其是风力偏航系统工况恶劣,一般运行在80米高的塔架,风速随机波动,极易导致悬浮震荡或失稳,主动悬浮控制是确保风机机舱稳定悬浮关键,但风机桨叶扫略面积远大于机舱尾翼面积,风机机舱的悬浮过程存在俯仰运动,多自由度主动悬浮控制是提高风力磁悬浮偏航系统的关键,但毋庸置疑的是多自由度主动控制在带来高精度悬浮性能的同时,也将增大传感器、变流器以及控制器的数量,导致了悬浮机舱体积、重量增大以及悬浮功耗的增加。近年来出现了被动悬浮轴承,悬浮气隙由永磁体被动完成,具有结构简单、能耗小、结构紧凑以及无变流器辅助等优点,但悬浮气隙极易受外界干扰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主被动协同调控的磁悬浮风力偏航系统,通过提升俯仰角刚度、引入铝板涡流阻尼以及永磁体圆环三种措施,并结合主动悬浮绕组和偏航绕组,实现风速随机波动下机舱稳定悬浮下的主动偏航对风和侧风保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主被动方式实现机舱的稳定悬浮以及主动偏航,包括机舱、偏航支撑体、俯仰调整悬架和悬浮塔架,共同完成偏航支撑体的俯仰刚度提升、高频气隙波动平抑、水平位移被动调整、悬浮气隙主动控制以及机舱偏航控制;机舱前端放置桨叶,捕获风能并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后侧设置减震尾轴,机舱后侧设置4mm厚铝板,发电机减震尾轴上安装永磁体,与机舱后侧铝板产生涡流阻尼力,平抑发电机水平方向震动和位移,机舱后端设置风速风向传感器;偏航支撑体倒向放置在悬浮塔架上,支撑、悬浮以及偏航机舱,4个气隙传感器正交安装在偏航支撑体下端圆环体内,检测4个正交位置的气隙变化,给出偏航支撑体质心的有效悬浮气隙,偏航绕组设置在偏航支撑体下端圆环体内,并经三相逆变器、BUCK变流器和风力发电机机侧变流器的直流母线耦合;偏航支撑体中部立式设置永磁体环带,与塔架外侧的立式设置的永磁体环带,组成机舱水平位移的被动调整机构;所述圆环形铝板内嵌在偏航支撑体上端面机舱底座,与悬浮塔架上安装的悬浮绕组对应,增加偏航支撑体轴向悬浮阻尼;所述俯仰调整悬架安装在偏航支撑体机舱底座下端面,外形为T形圆柱体结构,下移偏航支撑体和机舱的整体重心,提升偏航支撑体的俯仰刚度,悬架下端设置轴向永磁体,与塔架内支撑设置的同极永磁体协同工作,被动平抑轴向悬浮气隙波动;悬浮塔架为机舱和偏航支撑体的支撑平台,上端设置圆环形凹槽,与偏航支撑体上的圆环凸沟对应,限制偏航支撑体在悬浮塔架上的水平运动,悬浮塔架上端设置16个N/S交错排列的悬浮绕组,并成圆环状排列,主动悬浮偏航支撑体,使机舱稳定悬浮在设定的悬浮气隙10mm;悬浮塔架设置塔架内支撑,平台上设置与俯仰调整悬架相反磁极的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