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金刚石线用导电辊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6227.6 | 申请日: | 201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曲东升;郭亮;王新平;刘继拓;王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17/00;C25D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线 芯筒 导电辊筒 电镀 辊筒 套圈 圆弧形结构 表面套装 产品品质 带动辊筒 工艺调整 工艺水平 间隔设置 设备磨损 有效解决 圆形结构 中心转轴 导电杆 套圈轴 导电 线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金刚石线用导电辊筒,辊筒为圆形结构,包括芯筒,芯筒套装在用于带动辊筒旋转的中心转轴上,在芯筒的表面套装有线槽套圈,沿线槽套圈周向等间距开有若干用于放置金刚石线的线槽,沿线槽套圈轴向间隔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导电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解决了行业现有辊筒存在的磨线、导电不良、等问题,大幅降低了设备磨损,同时更换方便,也有利于工艺调整,提升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金刚石线用导电辊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新能源发展主力之一的光伏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电镀金刚石线为代表的金刚石工具在硅锭开方和切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采用在电镀槽1两端增加辊筒2可实现多根线在同一产线中同时生产和保证金属线在电镀槽中电镀时间不变、金属槽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金属线的行进速度来提高电镀金刚石线锯的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第一类辊筒。
业界还有另一类辊筒,即不锈钢制作的整体圆形辊筒,通过使用效果来看,其存在磨损严重、磨损后需要更换整个滚筒,更换困难且成本高。现有辊筒主要包括:V型槽圆筒(Ⅰ)、导电法兰盘(Ⅱ)、导电转轴(Ⅲ)、导电杆(Ⅳ)。其中V型槽圆筒(Ⅰ)有若干个相同的线轮片组成,其中带v形槽的线轮片的材料为某种塑料,中间有减重孔,外圆面开有一定尺寸的V型槽,线轮片上开有若干拱导电杆穿过的圆孔,这些圆孔的位置为导电杆穿过后,导电杆外表面略高于V型槽底部。其中,导电杆(Ⅳ)为圆柱形,两端带有螺纹,其中导电杆材料为导电材料;其中若干个相同的线轮片用导电杆串连接起来,左右两边各装1个导电法兰盘(Ⅱ),然后用螺母将其紧固;其中线在辊筒上行进时为多边形。滚筒两侧有过线挡板3,挡板3上有过线孔4,如图2和图3所示。
当线在辊筒上的行进为多边形时候,为点接触,如图4(用6根导电杆(Ⅳ)示意),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8在位置1时上下线之间的距离为L1,在位置2时上下线之间的距离为L2,滚筒转动过程中使得线在竖直方向有位移,即产生上下跳动,很容易与设在电镀槽两边的挡板碰触,造成磨线,进而引起断线。不利于电镀工艺控制。第一多边形辊筒5-1和第二多边形辊筒6-1的多边形存在不同步,导致辊筒运行过程忽松忽紧,引起线材17与辊筒的相对位移,产生磨线和导电杆寿命迅速降低。辊筒长度一致性校正困难。滚筒体由多个线轮片串接而成,线轮片的连接紧密度由导电杆的紧固程度决定,加上塑料材质变形量大,产生的叠加误差大,影响了辊筒长度的一致性,导致线通过滚筒后穿过挡板过线孔时,与挡板进行触碰,对线行程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镀金刚石线用导电辊筒,将导电杆由原来的点接触,变为线接触,使得导电杆外圆弧面的半径与线槽套圈中线槽底部圆的半径相同,实现了线在辊筒上的行进轨迹为圆周,没有竖直方向的跳动,解决了两辊筒间因为行程差造成线的忽松忽紧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金刚石线用导电辊筒,辊筒为圆形结构,包括芯筒,芯筒套装在用于带动辊筒旋转的中心转轴上,在芯筒的表面套装有线槽套圈,沿线槽套圈周向等间距开有若干用于放置金刚石线的线槽,沿线槽套圈轴向间隔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导电杆。
具体的,芯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法兰,另一端设置有法兰盘,限位法兰和法兰盘分别用于轴向限位线槽套圈。
进一步的,芯筒与中心转轴通过轴套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轴套法兰与中心转轴之间采用键传动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线槽套圈上沿轴向间隔开有等间距的通孔,导电杆设置在通孔内,一端与芯筒的限位法兰连接,另一端与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的,导电杆的外圆弧面半径与线槽套圈中线槽底部圆半径相同。
具体的,线槽套圈的内径大于芯筒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钕铁硼磁体阴极电泳的电泳槽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封装置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