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4974.6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郭猛;吕大为;姚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50;G06T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467044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透镜 立体成像 航摄立体成像 距离设置 直接成像 立体成像技术 可调节距离 后期处理 焦距 人眼 显示屏 成像 直观 图像 屏幕 | ||
本发明属于立体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的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直接分像法,所需设备主要为显示屏和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为28.5cm;所选凸透镜直径为40mm;凸透镜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0cm,凸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可调节距离。该立体成像设置方法采用的是直接成像法,直接成像发直观简单,对图像的后期处理步骤不多,也是众多成像方法中色彩最丰富的一种立体成像方法;本发明将无人机所航摄的画面进行立体成像,添加了无人机航摄画面的丰富性,并且可以从无人机航摄画面获得更多不同领域所需要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成像系统与普通的数码照相技术根本的区别在于普通的数码照相技术形成的是二维平面图象,而立体成像系统的技术形成是真实的三维立体图象画面有很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拍摄出的照片摆脱了传统平面二维照片的束缚,再通过观看器看到的景色,能感受到栩栩如生和身临其境的立体效果。三维显示区别于二维显示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要用各种方法给观看者带来视觉的深度感知,使人自然或者不自然的获得画面中第三维的信息。对于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而言,还原三维立体空间中的真实物理景深非常重要,也是使人眼能够感知到三维立体图像的最关键的因素。无人机航摄广泛应用于测绘、监察、监测等各个领域,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无人机航摄画面所设置的立体成像设置方法。
摄像机,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是指按特定的需要增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兼顾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信息的处理方法。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改善图像质量,可以使得处理后的图像在特定场合下比原始图像更适用。因此,这类处理是为了某种应用目的而去的。图像增强技术主要包括直方图修改处理,图像平滑处理,图像锐化处理及彩色处理技术等。传统图像增强处理的算法比较简单,但其增强效果有限,处理结果不能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只是在主观上使得有些特征容易辨认。当图像受噪声污染时,传统增强算法就容易失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专门针对无人机航摄画面所设置的立体成像设置方法。当图像受噪声污染时,传统增强算法就容易失效,图像效果差,清晰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的处理方法,所述无人机航摄立体成像设置处理方法采用的是直接分像法,该方法所需设备主要为显示屏和凸透镜。所述直接分像法包括:
将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变换成灰度图像;通过下面的表达式进行灰度变换;
Y=-0.299R+0.587G+0.114B(1);
Y:像素值,R:红色成分,G:绿色成分,B:蓝色成分;
对灰度图像进行图像平滑处理,接着进行梯度计算;
梯度计算用于计算在特定的像素和相邻像素之间的亮度值的程度差;
将图像的像素根据亮度值分成若干个图层,每一图层中的图像的边界由闭合曲线构成;
对于亮度最低的图层以及亮度最大的图层,先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再去除噪点;
对于其它的图层,先去除噪点,再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将处理过后的若干个所述图层合并为一幅增强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