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关注度分析的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4640.9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曲逸文;衣学武;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逸文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注度 关联规则挖掘 关联规则 规则集合 大数据 适应度 二次分析 频繁模式 数据集中 数据全集 数据系统 业务逻辑 综合规则 耦合 参与度 规则集 相似度 业务层 预期的 主题项 后件 聚类 集合 分析 分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关注度分析的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数据全集中,求出频繁模式集合Ptn,进而排列出整个数据集中所有的规则集合Ru;根据各规则的后件相同性,对规则集合Ru进行分组,得到独立主题规则R1,R2…Rn(1≤i≤n,表示独立的主题项),并计算各规则的适应度;根据规则间的相似度,对规则进行降维和聚类;依据客观关注度函数,选定最优的规则集,综合规则适应度和客观关注度即得到预期的最优关联规则。本发明实现了业务逻辑和数据客观性的完整耦合,业务层用户只需指定数据各属性的参与度,即可展开数据系统的最优关联规则挖掘,无需再花费大量人工对客观关联规则进行二次分析和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关注度分析的大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属于大数据云计算和计算机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数据关联规则的挖掘主要是基于数据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的,无法加入业务逻辑或人为关注模型等因素,因此所得的数据关联规则仅仅能够反映数据的客观可能性,即无论数据来自什么领域,相同的数据必然得出相同的关联规则,只停留在数据层面的分析,要想用来指导业务实际,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来对得出的关联规则进行二次分析和计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关注度分析的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无需再花费大量人工对客观关联规则进行二次分析和计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综合关注度分析的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数据全集中,通过频繁模式树方法搜索出频繁模式集合Ptn,进而排列出整个数据集中所有满足期望支持度的的规则集合Ru;
B.根据各规则的后件相同性,对规则集合Ru进行分组,并计算各规则的适应度;
C.根据规则间的相似度,对规则进行降维和聚类;
D.依据客观关注度函数,选定最优的规则集,即得到预期的最优关联规则。
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将整体目标系统看做一个大型数据库,目标数据系统的表述如下:各类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个体的全集记为U,U为非空有限集,每项数据的属性记为Pop={P1,P2,…Pn},属性值记为Val=VP1∪VP2…∪VPn,VPi(1≤i≤n)表示属性Pi的值域;映射f:U×Pop→Val定义了属性Pop的值域,则利用四元化模型可将目标数据系统表述为Sys=(U,Pop,Val,f);
设置一个最小支持度σmin,来过滤掉不频繁的模式项集,求得适用的频繁模式集合Ptn={P1,P2,…Pn},假设U中包含模式P的事项数为Cont1,U中事项总个数为Conta,则
即可求得适用的频繁模式集合Ptn={P1,P2,…P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逸文,未经曲逸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