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4521.3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胡继华;刘立斌;刘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方继保(武汉)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流 电压 测量 装置 | ||
1.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部均压环(1)、上盖板(4)、硅橡胶复合绝缘子(15)、底部密封法兰(22)密封围成的气室;气室内依次设置有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所述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将气室依次分为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所述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的底端通过底部法兰(19)固定;所述上盖板(4)的顶端安装顶部散热器(2)、所述上盖板(4)的底端安装顶部换热器(5),所述底部密封法兰(22)的顶端安装底部换热器(20)、所述底部密封法兰(22)的底端安装底部散热器(23);第一气室内部的热气流上升到顶部并与所述顶部换热器(5)和底部换热器(20)接触交换,所述顶部散热器(2)和底部散热器(23)分别用于加快顶部换热器(5)、底部换热器(20)与外部冷空气交换,所述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隔离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沿径向传导过来的热量,实现硅橡胶复合绝缘子(15)与气室内部热量隔离;一次被测信号先通过上接线板(3)引至上盖板(4),然后通过弹簧连接导线引到设置在第一气室内的电压传感单元,所述电压传感单元将直流被测量信号转成低压信号,低压信号经二次分压板二次分压后提供给采集单元或测控保护装置;所述电压传感单元由单阶或多阶传感单元通过弹簧导线(24)级联构成,每两级或多级电阻元件(9)串联后与一个电容元件(10)并联构成单阶传感单元,每一级所述电阻元件(9)由多个大功率厚膜电阻并联而成,各电阻之间呈同轴圆柱均布,电阻元件(9)的顶部和底部均采用单级上均压环(8)、单级下均压环(11)屏蔽尖端,位于每一阶传感单元最顶端和最底端的电阻元件(9)的接地端分别通过电阻顶部短接片(7)、电阻下短接片(12)短接;最底阶传感单元的电阻元件(9)由多个带抽头的大功率厚膜电阻并联而成,该电阻元件(9)的接地端子采用凹形最底部电阻短接片(17)短接,抽头与最底阶传感单元的电容元件(10)的下极板短接后将低压信号引入二次分压板,绝缘支撑螺栓(16)将该电容元件(10)的下极板与凹形最底部电阻短接片(17)隔开,盆式环氧绝缘支撑(18)将该电容元件(10)与地隔离,盆式环氧绝缘支撑(18)固定在底部换热器(20)上;所述底部密封法兰(22)的顶端与接地屏蔽环(21)连接,所述底部密封法兰(22)的顶端设置有底部支撑(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均压环(1)包括顶部均压环和底部均压环,其中,顶部均压环采用三环结构设计且外轮廓线呈圆形状,底部均压环由两个半形环拼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均开设有气流交换孔,在所述顶部换热器(5)、内部小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3)、外部大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1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隔热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电压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分压板采用单点接地方式,其外壳与大地通过绝缘板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方继保(武汉)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四方继保(武汉)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5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