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可锁死软轴变速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4199.4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36;F16H61/18;F16H63/3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魏亚珂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可锁死软轴 变速杆 | ||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双向可锁死软轴变速杆,包括手柄和联接块,联接块一端开有通孔与长轴中部铰接,长轴一端与软轴A连接,另一端与联接座铰接,联接块的另一端开有孔与短轴一端铰接,短轴另一端与软轴B连接,长轴相对于联接座的旋转轴与短轴相对联接块的旋转轴同轴,与长轴相对联接块的旋转轴垂直,联接座与罩在整个手柄下方部分外部的壳体连接。本发明的软轴变速杆,采用一个手柄同时控制两个软轴,操作简单方便,操作人员不需要在两个手柄间来回运动,大大减少了操作难度并减少误操作的几率,并且体积小安装方便,节省空间;同时在控制器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在不使用时能够锁紧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双向可锁死软轴变速杆。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车辆的更新换代和推陈出新日益迅速,用户对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要求逐步提升,工程车辆的多路阀操作需要两根手柄控制两根软轴去带动两组液压阀,如申请号为CN201520395802.7的《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一种用于装载机多路阀操纵的软轴控制器包括提升拉杆、转斗拉杆、安装板、转斗软轴和提升软轴,所述提升拉杆的上端和转斗拉杆的上端均为手柄;采用提升拉杆和转斗拉杆两根拉杆分别控制两跟软轴,从而控制两组液压阀。
但是这种设计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在两根手柄之间来回切换,增加了驾驶员的疲劳性,同时两根手柄增大了机构的外型体积,不便于安装。
为此申请号为CN201220519605.8的《 履带拖拉机变速箱助力操纵装置》专利中,提出了这个问题:“目前,履带拖拉机变速箱操纵大都为直接操纵,即操纵杆直接拨动滑杆实现换挡。由于变速箱内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直接操纵换挡需要较大的力度,若加长操纵杆,则操纵杆的行程增大,易碰到驾驶员腿部;同时,由于受变速箱位置的限制,使得操纵位置和座椅的相对位置较难布置,给驾驶员操纵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有必要研发一种操纵轻便可靠,操纵行程合理,操纵位置容易布置的新型操纵装置,达到换挡操纵轻便、可靠的目的”。
但是该专利中:双软轴操纵总成的前后换挡推拉软轴与传感器总成的活塞杆连接,左右换位推拉软轴与主变速上盖安装总成上的换位上摇臂连接。只说要采用前后换挡和左右换位,却没有说具体怎么实现单手柄的前后和左右分别控制不同的软轴,来实现单手柄实现两个操作动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车辆控制中需要采用两根手柄分别控制两个软轴,操作困难、体积大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采用单手柄控制双软轴的软轴控制器,并且带有锁死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可锁死软轴变速杆,包括用于操作人员操作的手柄,手柄下端与联接块连接,联接块一端开有通孔与长轴中部铰接,长轴一端与软轴A连接,另一端与联接座铰接,联接块的另一端开有孔与短轴一端铰接,短轴另一端与软轴B连接,长轴相对于联接座的旋转轴与短轴相对联接块的旋转轴同轴,与长轴相对联接块的旋转轴垂直,联接座与罩在整个手柄下方部分外部的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长轴和短轴均通过轴套与联接块连接。
进一步地,联接块用于穿过长轴和短轴的通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套,轴套的横截面为L形。
进一步地,长轴和短轴通过卡簧相对于轴套进行轴向定位。
进一步地,联接块为L型,L的两边互相垂直,且分别连接长轴和短轴。
进一步地,长轴通过螺钉与联接座铰接。
进一步地,手柄下部还设置有使手柄锁紧无法扳动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地,锁紧装置包括套在手柄下部外面的锁紧套,手柄下部中心开有孔,孔内设置有能够沿轴向运动锁紧杆,手柄下部侧面开有长孔,锁紧套与锁紧杆通过设置在长孔内的螺栓连接,联接座上设置有与锁紧杆对应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4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