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3256.7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洪;詹长春;柯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科捷制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3C8/02;C04B33/34;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陶瓷砖 温润 护目哑光釉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种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化学组成范围称取:粘土、长石、石英、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硼砂、硅酸锆、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碳酸锶,粉碎至180—350目的颗粒,混合后在1480—1580℃下烧制成玻璃质熔浆,经水淬为陶瓷砖釉用哑光熔块;(2)该熔块再加入粘土类原料及釉浆性能调节剂,进行湿法球磨,充分球磨后得到哑光釉浆。本发明对配方组成微调变化,烧制得的釉面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磨度、抗老化的性能;使用寿命长,釉面平整、细腻光滑无针孔;具有丝绢般或绒状光泽、釉面光泽度与现有产品比较更低为3‑5°,给人柔和、安静、舒服的护目感受;摸起来手感细嫩柔软,有温暖感的瓷砖哑光釉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观感更接近天然石材,具有护目,触感细腻、具温暖皮肤感官温润性能的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砖的应用场合非常广,可广泛应用于家居或办公场所墙壁、地面,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不同风格的产品。
但是,传统市场现有陶瓷仿古砖(哑光砖)的质感冰冷坚硬,光泽度稍大,人们会感觉家居环境冰冷,不够温馨,安静而且传统陶瓷的釉面不平整、不细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及其制备工艺,具有烧成温度较低、烧成范围较宽、形成无光釉及微晶使白度较高、热膨胀系数稍小使机械性能更高的特点,而且可获得呈现出柔和丝状或绒状光泽具护目效果、细腻、温润感的釉面陶瓷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按照重量比,成分包括:SiO247.01~53.88%、Al2O315.14~20.12%、Fe2O3 0.13%~0.38%、CaO 6.09~10.41%、MgO 0.22~2.44%、K2O 2.29~4.85%、Na2O 0.85~3.35%、ZrO2 0~9.50%、ZnO3.66%~9.74%、B2O30~1.69%、BaO 5.84~11.93%、SrO 0.5~4.55%。
进一步,其原料包括:粘土、长石、石英、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硼砂、硅酸锆、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碳酸锶,以及釉料性质调节剂;
一种建筑陶瓷砖用温润护目哑光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化学组成范围称取:粘土、长石、石英、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硼砂、硅酸锆、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碳酸锶,分别粉碎至180—350目的颗粒,混合后在1480—1580℃下烧制成玻璃质熔浆,经水淬为陶瓷砖釉用哑光熔块;
(2)该熔块再加入粘土类原料及釉浆性能调节剂,进行湿法球磨,充分球磨后得到哑光釉浆。
进一步,釉浆性能调节剂为总量低于1%的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和聚乙烯醇。
进一步,所述硼砂、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碳酸锶、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聚乙烯醇为化工厂经过加工处理的工业纯原料。
所述粘土、长石、石英、滑石、白云石、石灰石、硼砂、硅酸锆、氧化锌、氧化铝、碳酸钡和碳酸锶原料在陶瓷行业根据成分略有不同或地域而有不同名称如粘土有高岭土、黑泥、瓷石等等、长石有钾、钠长石、正长石等、石灰石有大理石、碳酸钙等、硅酸锆有锆英石等、碳酸钡和碳酸锶有氧化钡和锶等。故不限于上述原料名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科捷制釉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科捷制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3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光艳色反应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墨绿色底釉及其色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