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玉米秸秆芯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2914.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刘志芳;葛曷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1B32/184;C01B32/198;C01B32/312;C01B32/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孔娟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玉米 秸秆 复合 电磁 屏蔽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改性玉米秸秆芯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磁屏蔽薄膜由上层薄膜、中层薄膜和下层薄膜组成;其中所述的上层薄膜和下层薄膜均为氧化石墨烯薄膜;所述的中层薄膜为聚乙烯醇-石墨烯/生物质活性炭薄膜层;
所述的复合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 玉米秸秆芯预处理
将玉米秸秆剥离秸秆表皮后,取玉米秸秆芯,60℃真空干燥2h,粉碎,过100目筛,得秸秆芯粉;再将秸秆芯粉与ZnCl2水溶液按质量比为1:1~1.5混合,在75℃水浴条件下搅拌1h,然后抽滤、水洗,40℃烘干,得活化秸秆芯;
(2) 杂化材料的制备
a. 取步骤(1)制备的活化秸秆芯粉分散在水中,分散浓度为0.1g/mL,以150rpm转速搅拌,搅拌10min,得分散均匀的秸秆芯粉悬浊液;
b.向步骤a所述的秸秆芯粉悬浊液中滴加固含量为10mg/g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搅拌30~60min,得胶状物,然后超声3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和秸秆芯粉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的氧化石墨烯和步骤a中活化秸秆芯粉的质量比为0.5~0.8:0.2~0.5;
c.将步骤b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和秸秆芯粉混合物置于-20℃下冷冻12h成固态,然后将冷冻的固体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45℃真空环境下冷冻干燥12h,得到三维多孔的氧化石墨烯-秸秆芯粉复合物;
d. 将步骤c制备的三维多孔的氧化石墨烯-秸秆芯粉复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600~800℃热处理1~1.5h,将其还原为石墨烯/生物质活性炭杂化材料;
(3)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
在聚酯薄膜表面涂上一层固含量为10mg/g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在50℃烘干0.5h,形成上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再将步骤2)d制备的石墨烯/生物质活性炭杂化材料与聚乙烯醇以质量比为5:1进行混合,然后均匀涂覆在氧化石墨烯薄膜上,形成0.3-1mm的中层薄膜,50℃真空干燥2h,随后再涂覆一层固含量为10mg/g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于50℃烘0.5h,烘干后形成下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待干燥后,移除聚酯薄膜,得石墨烯改性玉米秸秆芯复合电磁屏蔽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薄膜和下层薄膜的厚度均为30-40μm;中间层薄膜的厚度为0.3~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石墨烯/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为:将秸秆芯粉通过ZnCl2水溶液活化,烘干得活化秸秆芯,将活化秸秆芯分散于水中得秸秆芯粉悬浊液,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悬浊液并搅拌均匀,采用冷冻干燥除去水分后,氮气气氛下热处理1~1.5h,再与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磁屏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芯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秸秆剥离秸秆表皮后,取玉米秸秆芯,60℃真空干燥2h,粉碎,过100目筛,得秸秆芯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9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