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2842.X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元;庄石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网络 无线充电系统 能量发射 能量接收 发射 变换电路 电子设备 逆变电路 顺次连接 匹配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目的在于解决了寻找一种结构简单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实现方案,其包括能量发射端和能量接收端,能量发射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整滤模块、逆变电路、变换电路以及发射谐振网络;能量接收端包括顺次连接的与发射谐振网络相匹配的接收谐振网络以及第二整滤模块;能量发射端与能量接收端通过发射谐振网络和所述接收谐振网络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整滤模块、逆变电路、变换电路以及发射谐振网络以及与发射谐振网络相匹配的接收谐振网络以及第二整滤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电能在能量发射端与能量接收端之间的传输,同时简化了无线充电系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其耗电量也随之增长,但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电子设备发展的脚步。有线充电方式一般都是一个电子产品配备一个充电器,除了充电器和数据线繁多外,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电子设备的消费量巨大,所以在充电器和数据线上的消费也非常巨大。此外,由于有线充电方式自身的原因,必须在电子设备上留一个专用的充电接口,经过多次插拔后这个接口很容易损坏,不仅如此,这个充电接口还有可能成为电子设备在有水环境中发生故障的原因。
目前也出现了少量的针对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如申请号为20171086888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可实现多线圈筛选的无线充电系统,但是该无线充电系统内部设置了多个筛选单元,使得无线充电系统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在不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发送端存在较大的静态损耗,发热严重,因此寿命不高、效率差、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寻找一种结构简单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该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端和能量接收端,所述能量发射端包括顺次连接的将交流电转换成单向波动直流电的第一整滤模块、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的逆变电路、用于向所述逆变电路输入稳定直流电的变换电路以及用于发射携带有电能的高频交流电的发射谐振网络;
所述能量接收端包括顺次连接的与所述发射谐振网络相匹配的接收谐振网络以及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输送给负载的第二整滤模块;
所述能量发射端与所述能量接收端通过所述发射谐振网络和所述接收谐振网络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射谐振网路包括耦合电感Ls和补偿电容Cs;
所述补偿电容Cs的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所述补偿电容Cs的另一端与所述耦合电感Ls的一端连接;
所述耦合电感Ls的另一端也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能量发射端包括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的发射主控器、用于采集所述发射谐振网络的电流反馈信号的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逆变电路与所述耦合电感Ls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主控器连接;
所述发射主控器通过接收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电流反馈信号调整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电流。
优选地,所述能量发射端包括用于获取所述能量接收端生成的控制信号的接收解调单元;
所述接收解调单元与所述发射主控器连接;
所述发射主控器通过接收所述接收解调单元的所述控制信号调整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接收解调单元包括天线AR,所述接收解调单元通过所述天线AR接收所述能量接收端生成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接收谐振网路包括耦合电感Lr和补偿电容Cr;
所述补偿电容Cr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滤模块连接,所述补偿电容Cr的另一端与所述耦合电感Lr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共振接收系统及其磁共振接收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能传输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