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叶尖小翼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52579.4 | 申请日: | 2018-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夏晨;黄国平;张宇;郝飞;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F01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叶尖 | ||
1.一种复合叶尖小翼,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叶尖小翼安装在叶轮机械中转子叶片顶端的吸力面侧,并在叶顶表面设置若干分流槽;所述叶顶表面包括叶尖小翼和原来的叶片顶端这两个部分;
所述分流槽为凹槽状;
所述复合叶尖小翼的宽度为转子叶片高度的3%~8%,复合叶尖小翼的高度为转子叶片高度的2%~5%,在转子叶片弦长15%~80%范围内在叶顶表面布置3~5个分流槽;
所述分流槽的走向与当地转子叶片中弧线成30°~45°的夹角;当叶轮正常工作时,在分流槽进口处,叶顶压力面侧的高压气体,经由分流槽流到吸力面侧,在分流槽内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射流,射流流向与常规泄漏流流向成一定夹角,相当于在产生泄漏流的主要区域内形成了几条封堵带;在叶顶表面无分流槽处,压力面侧高压气体仍在压差驱动下越过叶顶流向吸力面侧,但在中途与分流槽内的射流相遇,该射流对此泄漏流动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使这部分泄漏流量减小,由此带来的泄漏损失减小;
所述分流槽的槽深为复合叶尖小翼厚度的50%~80%;分流槽为进口大出口小的流道形状,使分流槽内射流在压差驱动下形成加速流动,保证射流在出口处具有较大的动能,能远离叶片吸力面,以减小与吸力面侧低能流的掺混损失;同时,保持分流槽内射流具有较高的流速,还能对分流槽外间隙区其他流体形成一定的引射效果,将一部分气流卷入分流槽射流,强化射流强度,对无分流槽处的泄漏流形成更好地封堵效果,降低泄漏损失;
所述若干分流槽中不同分流槽的出口在径向与水平面分别成0°~60°的不同夹角,这样各分流槽内气流经加速后在出口会形成几股方向不同的射流,分别喷入叶片通道的不同高度位置,由于下游的泄漏流与上游泄漏涡不处于同一径向高度,故上游泄漏涡无法对下游泄漏流形成卷吸作用,所以其增长速度缓慢,最终在叶片通道的不同空间位置处形成几个流量较小且强度较弱的泄漏涡,则这些强度较弱的小泄漏涡在主流的强力冲刷下将很快消失,造成的掺混损失也较小,因此叶轮性能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5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板离层精确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用涡喷发动机快速起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