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52346.4 | 申请日: | 2018-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清下大介;村冈修二;山近祐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16;B62D25/08;B62D2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体 构造 | ||
一种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抑制后部立柱的后侧的乘车空间的减少,并且减轻向后部立柱传递的碰撞载荷。具备:后框(46)、顶棚侧轨(2)、后轮罩(20)、在与后轮罩(20)的前侧邻接的车门开口部(10)的后缘部从顶棚侧轨(2)向下方延伸的C立柱(4)、将C立柱(4)和后轮罩(20)之间连接的后部悬架外壳加强件(72),在后部悬架外壳加强件(72)的后下端部形成有切缺部(79),该切缺部(79)在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向上切缺,切缺部(79)不与后轮罩(20)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通过加强部件,将在车门开口部的后缘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部立柱和后轮罩连接。在专利文献1中,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具备:在后轮罩和顶棚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立柱、在车门开口部的后缘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部立柱、以及在后立柱和后部立柱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
专利文献1的加强部件,目的是在承受到后方碰撞时的碰撞载荷时容易变形,具有朝向下方开放的截面形状。加强部件在后方碰撞时以在前后方向上收缩的方式变形,从而吸收碰撞载荷,其结果,减小向后部立柱传递的碰撞载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343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加强部件在后方碰撞时承受碰撞载荷而在前后方向上变形,所以后部立柱的后侧的乘车空间在前后方向上容易减少。
另一方面,可以想到用加强部件提高刚性而抑制变形,从而抑制后方碰撞时的乘车空间的减少。但是,这种情况下,向后部立柱传递的碰撞载荷增大,后部立柱容易产生过度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能够抑制后部立柱的后侧的乘车空间的减少,减少向后部立柱传递的碰撞载荷。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如下那样构成。
本申请的方案1的发明,一种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具备:后框,在车体的后方下部沿前后方向延伸;顶棚侧轨,在车体的上方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后轮罩,位于所述后框的车宽方向外侧,覆盖后车轮的上方;后部立柱,在与所述后轮罩的前侧邻接的车门开口部的后缘部,从所述顶棚侧轨向下方延伸;以及悬架外壳加强件,将所述后部立柱和所述后轮罩之间连接,所述悬架外壳加强件在后下端部形成有切缺部,该切缺部在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向上切缺,所述切缺部不与所述后轮罩连接。
此外,方案2的发明,在车体侧面观察时,在所述后框的前端部连接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框,在所述后框和所述主框之间,形成有朝向后方而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设将所述悬架外壳加强件的切缺部延长的假想线是第1假想线,所述第1假想线穿过所述弯曲部。
此外,方案3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或2的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中,在车体侧面观察时,设将所述悬架外壳加强件的后端部和所述后轮罩的后部下侧部分连接的假想线是第2假想线,所述悬架外壳加强件的切缺部相对于所述第2假想线大致正交。
此外,方案4的发明,在所述方案1~3中任一项的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中,所述后轮罩具有用于安装悬架的上端部的悬架顶部,所述悬架外壳加强件中,在车体侧面观察时至少与所述悬架顶部重叠的部分连接到所述后轮罩。
发明的效果:
通过所述的构成,根据本申请各方案的发明,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首先,根据方案1的发明,悬架外壳加强件的后下端部不与后轮罩接合,所以后方碰撞时的后轮罩的变形不会被悬架外壳加强件的后下端部阻碍。即,在侧面观察时,后轮罩中的比切缺部更位于后下方侧的部分能够作为在后方碰撞时变形而吸收碰撞载荷的缓冲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 下一篇:一种汽车A柱结构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