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光聚酰胺56母粒、消光纤维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52067.8 申请日: 2018-01-19
公开(公告)号: CN110054891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6
发明(设计)人: 孙朝续;徐晓辰;秦兵兵;刘修才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7/06 分类号: C08L77/06;C08K3/22;C08J3/22;D01F6/90;D01F1/10;B29B9/06;D01D5/08;D01D5/088;D01D5/092;D01D5/12
代理公司: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代理人: 王莹;于宝庆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酰胺 消光 制备 重量份 母粒 二氧化钛 消光剂 纤维 组件更换周期 生产成本低 生产过程 消光纤维 消光性能 断头 添加剂 面料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光聚酰胺56母粒,其原料包含:48‑79.5重量份的聚酰胺56;20‑50重量份的消光剂二氧化钛;0.1‑2.0重量份的添加剂。本发明的消光聚酰胺56母粒与聚酰胺56制备的消光聚酰胺56纤维可以含有较高含量的消光剂二氧化钛,尤其适合制备超消光聚酰胺56纤维及面料,并具有优异的消光性能或者光泽较低的外观。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断头少,组件更换周期长,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光聚酰胺56母粒、消光纤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之一,在合成纤维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聚酰胺纤维种类繁多,目前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最广泛的是聚酰胺6和聚酰胺66为主。主要应用涉及:袜子、蕾丝内衣、束身衣、运动内衣、婚纱礼服、休闲夹克、运动服、风雨衣、冲锋衣、速干衣、防寒服、户外帐篷、睡袋、登山包等领域;而工业丝被广泛应用于如帘子线、传动带、软管、绳索、渔网、轮胎、降落伞等领域。

聚酰胺纤维按照是否含有消光剂分为大有光与消光两种,采用大有光纤维制备的面料有表面光泽比较明显,表面蜡质感强,难以应用到要求较高的休闲服饰及高档服装上,采用消光纤维制备的面料光泽柔和,接近天然效果,手感柔软,色彩鲜艳,悬垂感好,遮蔽性能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求。聚酰胺56纤维具有强度高、低温染色性、吸湿性、柔软性、耐磨性、高弹性等优点,在民用丝及工业用丝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目前消光纤维主要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直接聚合消光切片,该种方法灵活性差,对于聚合不同二氧化钛比例的消光切片时,需要频繁改变聚合条件,造成生产成本较大,尤其是聚合二氧化钛高比例的消光切片时,对聚合设备与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很难获得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消光纤维;另一种是在线消光母粒添加技术,该方法操作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和便于控制。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5986327A)公布了一种消光聚酰胺56纤维及其制造方法,纺丝步骤包含:提供多个聚酰胺6消光树脂颗粒与进行过粘度与水分调整步骤的聚酰胺56树脂颗粒熔融混炼,并以275℃至285℃进行纺丝,以获得消光56纤维。消光聚酰胺56纤维包含0.25重量百分比至2.0重量百分比二氧化钛;聚酰胺6消光树脂颗粒包含20重量百分比的二氧化钛,在聚酰胺56树脂颗粒中添加量为大于0重量百分比且小于或等于10重量百分比。选用消光母粒为聚酰胺6基体材料,首先聚酰胺6熔点约220℃,而聚酰胺56熔点为256℃,纺丝加工条件控制不当易导致相分离,造成熔体粘度降低与纤维强度降低情况;其次,制备高比例二氧化钛含量消光聚酰胺56纤维,需要在聚酰胺56树脂颗粒中添加含量大于10重量百分比聚酰胺6消光树脂颗粒,这会造成相容性变差,并导致纺丝过程中毛丝与断头增加、纤维强度降低、染色不匀和M率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光聚酰胺56母粒、消光纤维及制备方法,该纤维具有强度高,染色均匀,断头少,成品率高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光聚酰胺56母粒,其原料包含:

48-79.5重量份的聚酰胺56;

20-50重量份的消光剂二氧化钛;

0.1-2.0重量份的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56为49-78重量份、进而优选49-64.5重量份;所述二氧化钛为20-50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聚酰胺56相对粘度为2.2-3.5,和/或,数均分子量为20-45kg/mol,和/或,分子量分布为1.0-3.0,和/或,含水率为200-1500pp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