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胶的排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1900.7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名;郑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结构 溢料槽 软胶 模具 溢料 成型产品 成型 包结构 腔周围 毛边 撕除 连通 匹配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本发明的软胶的排气结构,不仅不会在产品上造成毛边,且还不需要其他模具开排气结构,成型后的产品上的溢料包直接撕除即可,无需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软胶流动性较强,在注塑软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瓦斯气,模具排气需要充分。若排气不充分,则产品表面易产生气痕、发白等现象,在开排气槽位置则产品软胶部分的分模面易产生毛边。
通常产品软胶部分的分模面都是设计为产品的外观部,在处理产品毛边时,需通过砂纸打磨、剪钳修剪或酒精灯烤的方式处理,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在上述各个加工环节中,容易对产品造成划伤、剪缺或烤伤等外观不良。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以解决上述注塑软胶时,模具排气不充分造成产品表面气痕、发白及分模面有毛边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该软胶的排气结构能够在注塑软胶时,气体能够充分排出,使产品表面无气痕、无发白及分模面上无毛边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
可选地,各该溢料槽设置于每两个软胶进胶点的中间部位。
可选地,所述溢料槽与型腔连通的口部具有一斜面。
可选地,所述斜面与溢料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度。
可选地,所述溢料槽远离型腔的尾部呈圆弧形。
可选地,所述溢料包与产品接触的一端肉厚为0.1毫米,与产品接触的一端宽度为10毫米,所述溢料包由口部到尾部的最长长度为6毫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软胶的排气结构,通过在模具中设置溢料槽,在向型腔中注塑充填熔融的软胶时,型腔内的气体可以顺畅地通过溢料槽位置进行排出,不会在型腔中留有气体,由此不仅不会在产品上造成气痕、发白及分模面上造成毛边,且还不需要其他模具开排气结构,成型后的产品上的溢料包直接撕除即可,无需加工。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中溢料槽的放大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撕去溢料包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软胶排气结构中溢料包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1绘示了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软胶的排气结构中溢料槽的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柜锁体高精密限位联动板模具
- 下一篇:冷却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