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51826.9 | 申请日: | 2018-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郭宁明;贾松江;钱海;旋国利;李鹏;张静;杜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线路两端 互相关 反射波 母线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故障初始时刻 故障点反射波 高适应性 故障测距 三相电流 正向 输电线路故障 计算时延 时延确定 线路两端 小波变换 序列识别 多尺度 故障点 线模量 对线 时频 成功率 尺度 修正 | ||
1.一种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输电线路故障后的三相电流,对所述三相电流进行模量变换得到线模量;
对所述线模量进行多尺度变换,定位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
根据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计算时延;
根据小波变换尺度和所述时延确定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和反向互相关序列;
根据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和反向互相关序列识别故障点反射波和/或母线反射波;
根据识别出的故障点反射波和/或母线反射波进行故障测距计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输电线路故障后的三相电流,对所述三相电流进行模量变换得到线模量,包括:
对所述三相电流按下式进行模量变换,变换为线模量:
式中,Ia、Ib、Ic为三相电流;Iα为三相电流的α模量,Iβ为三相电流的β模量,I0为三相电流的零模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线模量进行多尺度变换,定位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包括:
用二进制小波对所述线模量进行多尺度变换,根据小波变换尺度,通过小波变换将线模量分解为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
以所述小波变换的细节系数的幅值均值为标准,选取线路两端暂态幅值最大的频带进行分析;
提取所选频带的小波变换细节系数,并计算模极大值序列;
根据所述模极大值序列定位故障初始时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按下式计算时延:
Δt=tm-tn
式中,Δt为时延,tm和tn为线路两端的故障初始时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小波变换尺度和所述时延按下式确定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
w(t)=xm(t)×xn(t+Δt)
式中,w(t)为输电线路两端的正向互相关序列,xm(t)和xn(t)分别为输电线路两端的小波变换系数,Δt为时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小波变换尺度和所述时延确定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反向互相关序列,包括:
按下式计算所述输电线路两端中的任一端的分析数据进行转置:
y(t0+i)=x(t0+DL-i)
其中,DL=L/v×1/fs
式中,y(t)为转置后的输电线路单端数据,x(t)为转置前的输电线路单端数据,t0为波头初始时刻,i=1、2...DL,DL为时间窗,L为线路全长,v为波速,fs为采样频率;
将转置后的输电线路单端数据与未转置的输电线路对端数据代入下式,得到所述输电线路两端的反向互相关序列:
w(t)'=xm(t)×xn(t+Δt)
式中,w(t)'为输电线路两端的反向互相关序列,xm(t)和xn(t)分别为输电线路两端的小波变换系数,Δt为时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8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