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收获机械的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1662.X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湘军;曹晓曼;贾春洋;曾泽钦;王杰;林桂潮;陈明猷;张坡;王成琳;林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01D43/063;A01D45/02;A01D7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收获 机械 无线 传感 控制系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收获机械的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及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的中央控制器、基于视觉检测的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散落玉米收捡装置、基于视觉检测的粮箱贮藏量检测器、智能语音播报器以及控制面板;中央控制器、智能语音播报器以及控制面板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室,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安装在驾驶室的上方,粮箱贮藏量检测器安装在粮箱的上方,散落玉米收捡装置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侧方。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视觉检测和车机交互运用到系统中,有效解决玉米收获漏收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收获机械的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广泛,每年玉米收成量巨大。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因此玉米联合收获机行业发展很快。生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厂家很多,机械收获的质量参差不齐。通常,玉米联合收获机要完成摘穗、剥皮、果穗集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目前玉米收获机的主要问题是跑粮、玉米漏收,要浪费时间和劳动力来拾捡,并造成浪费,影响收成效率,增加作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收获机械的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将视觉检测和车机交互运用到系统中,有效解决玉米收获漏收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收获机械的无线多传感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的中央控制器、基于视觉检测的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散落玉米收捡装置、基于视觉检测的粮箱贮藏量检测器、智能语音播报器以及控制面板;中央控制器、智能语音播报器以及控制面板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室,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安装在驾驶室外侧的上方,粮箱贮藏量检测器安装在粮箱的上方,散落玉米收捡装置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侧方;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和粮箱贮藏量检测器通过相机获取视觉图像信息,由中央控制器对视觉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通过智能语音播报器进行语音播报以提示驾驶员,然后驾驶员通过控制面板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和人机交互。
基于视觉检测的边缘玉米漏收检测器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图像,相机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室外侧上方,采集玉米收获机前方的玉米图像,并实时传送到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进行图像处理,分析是否存在玉米漏收现象,对驾驶员做出相应提示。相机前方有透明的防护盖,透明的防护盖不影响相机采集图像信息,还能防止穗屑污染相机。
基于视觉检测的粮箱贮藏量检测器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图像,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粮箱上方,利用单目视觉获取粮箱图像,然后将粮箱的可视化图像传输到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进行处理分析。
散落玉米收捡装置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侧方,用于将被碰撞而掉落的玉米收集起来,并在重力作用下将玉米喂入摘穗装置,完成对散落玉米的收捡。
控制面板和智能语音播报器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室,能够共同完成对驾驶员手机信息的处理,确保驾驶员在安全驾驶的同时,又能够及时处理手机信息;同时还能将作业情况反馈到驾驶员手机,使驾驶员能够有效掌握作业情况,对下一步的收获任务进行指导。
所述玉米回收拨杆为可收缩型拨杆;不存在玉米漏收现象时,拨杆处于收拢状态,不影响玉米的正常作业;存在玉米漏收现象时,驾驶员操作回收拨杆时,拨杆打开,将漏收玉米拢住并送至玉米收获机分禾器,然后在拨禾装置的作用下玉米被喂入摘穗装置,完成漏收玉米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