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水配制的高黏弹性聚合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1587.7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山;陈瑜芳;董洁;张景春;李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8F220/56;C08F212/12;C08F2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驱油剂 注入水 高温高盐油藏 黏弹性 配制 聚合物 制备 乙烯基磺酸钠 丙烯酰胺 化学驱油 驱油效率 质量分数 苯乙烯 共聚物 稳定剂 异丙基 石油工业 上油 岩石 剥离 原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水配制的高黏弹性聚合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工业化学驱油领域。所述聚合物驱油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聚合物0.10%‑0.35%、稳定剂0.005%‑0.015%以及注入水99.635%‑99.895%;其中,所述聚合物为丙烯酰胺、对异丙基苯乙烯和四乙烯基磺酸钠的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水配制高黏弹性聚合物驱油剂在驱替过程中与岩石上油膜相互作用大,剥离原油能力更强,可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驱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水配制的高黏弹性聚合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工业化学驱油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油技术,由于其驱油体系组分单一,适应油藏条件范围广,最早获得工业化推广。近年随着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以及其他黏弹性聚合物产品的不断出现,配制聚合物的水也由清水逐步到清水配制浓的聚合物溶液,再用油田注入水稀释到聚合物溶液目的浓度。有些油田用处理后的注入水配制聚合物溶液,使得聚合物驱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在中、低渗透油层和高温高盐油藏也逐步开展了聚合物驱。
早期的聚合物驱油理论认为,聚合物驱主要有两种驱油作用,一种是聚合物溶液的流度控制作用。是通过增加驱替液的粘度,从而降低驱替液与被驱替液的流度比,使驱油过程的水,油流度比得到改善,提高了油相有效渗透性,降低水相渗透性,延缓了采出液中含水率的上升速度,加速了采油速度。聚合物驱的另一个机理是调剖作用。油层中注入聚合物后,往往增大已经波及段的水流体阻力,导致波及不够的层段内水流增加,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水波及体积。因此,聚合物驱油的调剖作用,只有在油层垂向剖面上存在渗透率的非均质状态时才能发生。通过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如果按上述聚合物驱油机理,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在8%左右,而实际聚合物驱一般在10%以上。通过对聚合物溶液黏弹性测量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体相和界面黏弹性越大,其提高微观驱油效率越高。黏弹性聚合物作用机理主要是聚合物分子和原油之间剪切作用力加大,进一步剥离油膜变成可动油。
油田经过长期水驱后,水波及到的油层,其剩余油主要分布形式有以下几类:1、流动通道盲端中的残余油;2、吸附在岩石壁面上的油膜;3、滞留在孔喉处的油珠(滴);4、水驱后圈闭在微观孔隙中的油珠或油簇。如果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情况下,油藏上剩余油主要是吸附在岩石壁面上的油膜。因此,开发出具有较高黏弹性聚合物,对提高聚合物微观的驱油效率,提高总的聚合物驱采收率有利。由于聚合物溶液的具有粘弹性,和原油界面剪切和拉伸作用,使得聚合物溶液的渗流过程不同于水驱,进一步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目前通常采用的聚合物驱油剂由一定量的聚合物及清水组成,其中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聚合物驱油剂中所用的聚合物是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较差,用清水配制聚合物才能有较好流变性,采用油田注入水时,其黏弹性降低,影响驱油效率。因此,现有的聚合物驱油剂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应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驱油剂,通过用丙烯酰胺、对异丙基苯乙烯和四乙烯基磺酸钠的共聚物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聚丙烯酰胺,使得聚合物驱油剂具有较高的体相粘弹性和界面粘弹性,可提高微观驱油效率,进而提高驱油效果,并且采用油田注入水配置,可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应用范围。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盐油藏注入水配制的高黏弹性聚合物驱油剂,所述聚合物驱油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聚合物0.10%-0.35%、稳定剂0.005%-0.015%、以及注入水99.635%-99.895%;
其中,所述聚合物为丙烯酰胺、对异丙基苯乙烯和四乙烯基磺酸钠的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