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1578.8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宜晨虹;苏罗川;胡美娥;田立智;刘文杰;王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D5/045 | 分类号: | F42D5/045;F41H5/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容器 防护 装甲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根据爆炸容器使用时爆炸物产生的破片质量和速度,确定爆炸容器的内防护装甲结构的厚度;
步骤二、在爆炸容器主体承力层内侧,首先设置一层变形镁合金,变形镁合金紧贴容器主体内壁;
步骤三、在变形镁合金内侧贴一层三氧化二铝陶瓷,变形镁合金与三氧化二铝陶瓷之间用环氧树脂粘结;
步骤四、三氧化二铝陶瓷的内侧面喷涂LINE-X抗爆涂层作为止裂层;
步骤五、紧贴三氧化二铝陶瓷抗爆涂层放置一层泡沫铝;
步骤六、内防护装甲结构通过压条与爆炸容器的主体承力层紧密贴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爆炸物产生的破片速度1000米/秒以下时,爆炸容器的内防护装甲结构的厚度不大于10cm;爆炸物产生的破片速度1000~2000米/秒时,爆炸容器的内防护装甲结构的厚度在10cm~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变形镁合金和三氧化二铝陶瓷的厚度比为0.8~1;泡沫铝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镁合金与三氧化二铝陶瓷厚度之和。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计方法制成的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爆炸容器主体承力层内侧依次设置的变形镁合金、三氧化二铝陶瓷、涂覆于三氧化二铝陶瓷内侧面的抗爆涂层以及泡沫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爆炸容器内防护装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镁合金和三氧化二铝陶瓷的厚度比为0.8~1;泡沫铝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镁合金与三氧化二铝陶瓷厚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5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景区等人流密集区的爆破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一键任务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