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1108.1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健;任燕;张东升;王道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健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清洗装置 呼吸内科 吸痰器 贮液瓶 吸痰管 稀释 液位感应器 病菌滋生 动力机构 负压机构 搅拌机构 清洗消毒 装置开关 固定板 连接管 密封盖 气压表 稀释管 药液箱 钝化 脚杯 内装 染菌 痰液 提拉 底座 堆积 开口 堵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其结构包括:外壳、气压表、装置开关、自动清洗装置、底座、脚杯、贮液瓶、钝化开口、吸痰管、密封盖、连接管、提拉凹槽,外壳内装设有自动清洗装置,自动清洗装置由负压机构、固定板、药液箱、液位感应器、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搅拌机构、稀释机构、稀释管组成;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装设有自动清洗装置,能够实现贮液瓶内自动稀释清洗消毒,防止痰液在贮液瓶内堆积,造成堵塞吸痰管,病菌滋生等问题,使用安全,减少染菌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检查喉内有痰时,需要紧急给病人做清痰处理,否则不但病人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经常有重症病人或者昏迷的病人有痰而不能自行咳出,这时就需要用吸痰器帮助病人将痰吸出。
现有技术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缺少自动清洗装置,造成痰液在贮液瓶内堆积干化,易堵塞吸痰管,影响装置使用寿命,且病菌在贮液瓶内大量滋生,不易清洗消毒,潜在感染危险性大。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吸痰器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缺少自动清洗装置,造成痰液在贮液瓶内堆积干化,易堵塞吸痰管,影响装置使用寿命,且病菌在贮液瓶内大量滋生,不易清洗消毒,潜在感染危险性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呼吸内科急用吸痰器,其结构包括:外壳、气压表、装置开关、自动清洗装置、底座、脚杯、贮液瓶、钝化开口、吸痰管、密封盖、连接管、提拉凹槽,所述底座底端四角等距装设有脚杯,所述底座与脚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端装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侧面设有气压表与装置开关,所述外壳内装设有自动清洗装置,所述外壳上端设有提拉凹槽,所述提拉凹槽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前端设有贮液瓶,所述贮液瓶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贮液瓶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贮液瓶过盈配合,所述密封盖中部装设有吸痰管与连接管,所述吸痰管、连接管与密封盖过盈配合,所述吸痰管前末端设有钝化开口,所述钝化开口与吸痰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自动清洗装置由负压机构、固定板、药液箱、液位感应器、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搅拌机构、稀释机构、稀释管组成,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负压机构,所述固定板上端底端设有药液箱,所述固定板与药液箱固定连接,所述药液箱底端装设有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与药液箱固定连接,所述药液箱底端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通过动力机构与搅拌机构、稀释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药液箱左侧设有稀释管,所述稀释管与药液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机构包括吸气管接口、吸气管、真空泵排气管、排气管接口、真空泵底座,所述真空泵上端装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上端设有吸气管接口,所述吸气管接口与吸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真空泵右侧装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排气管接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真空泵底端设有真空泵底座,所述真空泵与真空泵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通过吸气管接口与吸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底座、电机转轴、上皮带轮、传动皮带、下皮带轮,所述电机底端设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与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机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转轴与上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上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下皮带轮相连接,所述上皮带轮、下皮带轮与传动皮带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下链轮、传动链条、上链齿、螺杆、上固定块、限位槽、固定片、下固定块,所述传动轴左侧装设有下链轮,所述传动轴与下链轮固定连接,所述下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上链齿相连接,所述下链轮、上链齿与传动链条活动连接,所述上链齿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右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下固定块与限位槽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块、下固定块通过固定片与螺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健,未经谭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1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