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瓣状脑部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0826.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杜玉惠;蒋军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A61N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状件 瓣状 脑部电极 电极本体 电极 电极触点 脑部组织 散开 电刺激 脑部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瓣状脑部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电极本体的末端由若干柔性的瓣状件构成,每个瓣状件的表面具有若干电极触点。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电极的前端为瓣状的瓣状件,瓣状件散开时能够极大地提高电极的作用范围,从而监控大范围的脑部电信号或者对大范围的脑部组织进行电刺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瓣状脑部电极,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部植入电极,主要由棒状基材和纤细金属电极组成,可严密贴合脑曲面,金属电极能够接收脑电波或者通过金属电极来放电,从而精确监测脑细胞活动,为癫痫、脊髓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治疗提供帮助。对癫痫患者而言,脑部植入电极灵敏度高,可探测癫痫发作信号,从而发送脉冲阻断神经元异常放电;对脊髓损伤患者而言,脑部植入电极能在患者脑部和他们所使用牵引、矫形器具间传输信号,充当两者“接口”,利于操控器具。
然而现有的脑部植入电极的金属电极仅可以作用到电极四周的有限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问题,提供一种作用范围广的瓣状脑部电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瓣状脑部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电极本体的末端由若干柔性的瓣状件构成,每个瓣状件的表面具有若干电极触点。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瓣状件为片状,瓣状件的末端具有若干用于凸点。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至少其中一个瓣状件的中间设置一预弯曲弹性件,瓣状件上设置有使瓣状件聚合在一起的并能够取下的套箍。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所述弯曲弹性件为镍钛记忆合金。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所述瓣状件为硅胶或者医用聚氨酯。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所述瓣状件为瓣。
优选地,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瓣状件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远离末端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瓣状脑部电极,电极的前端为瓣状的瓣状件,瓣状件散开时能够极大地提高电极的作用范围,从而监控大范围的脑部电信号或者对大范围的脑部组织进行电刺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瓣状脑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瓣状脑部电极的瓣状件完全散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瓣状脑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瓣状脑部电极的瓣状件完全散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电极本体;11-瓣状件;12-凸点;2-间隙;21-圆形槽;3-电极触点;4-预弯曲弹性件;5-套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瓣状脑部电极,如图1所示,包括:电极本体1,电极本体1的末端由若干柔性片状(厚度较薄)的瓣状件11构成(优选为8片状),每个瓣状件11的表面具有若干电极触点3(图中每个瓣状件11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触点3),瓣状件11的末端具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点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联线及监测衣
- 下一篇:一种柔性可拉伸多通道凸形表面肌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