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总胆固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50191.0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李俊美;张小蓬;刘太益;宋金玲;王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3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固醇 检测 方法 | ||
一种总胆固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检测试剂及其试纸的制备;2)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的制备;3)将步骤2)中得到的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分别滴到步骤1)中所得到的试纸上,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上述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进行总胆固醇浓度检测,将同一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的全自动生化仪的检测结果对试纸显色结果进行标定,得到比色卡;4)利用步骤1)得到的试纸进行样本中总胆固醇浓度的检测时,将样本滴到检测试纸上,2~3min后,将试纸的显色结果与步骤3)得到的比色卡进行对比,得到样本中总胆固醇的浓度。既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同时又能保证其稳定性、重复性、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体外检测试纸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总胆固醇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血脂类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总胆固醇作为临床血脂项目检测指标之一,其检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一方面,总胆固醇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高血压(部分)等。研究表明,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危险就增加2%。另外,心肌梗死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另一方面,低总胆固醇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常由遗传因素引起如家族性的无或低β脂蛋白血症,后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有专家指出,当总胆固醇含量低于4.86mmol/L时,癌症发病率会增加。虽然这个数值不是很确定,但是胆固醇过低,是会影响机体功能。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sTC)水平是诊断重型肝炎的临床联合判断指标之一,其值低于2.00mmol/L为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参数。重肝患者的存活率与其sT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sTC低于1.00mmol/L者预后极差。
目前,检测总胆固醇的方法已达200多种,主要分为五大类:气液色谱-质谱联用法、温度测定法、分子发光法、电化学方法、比色法。由于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高,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比色法须用腐蚀性的浓酸试剂,特异性差,干扰因素多,有些准确性也较差,不适于常规应用。在常规工作中现在普遍应用酶法,此法特异、灵敏、精密,用单一试剂直接测定,既便于手工操作,也适用于自动分析测大批标本。酶法制作的干化学试纸由于其方便、灵活、污染小、操作简便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检测。但是,目前制备的总胆固醇试纸条工艺及试剂配制相对繁琐(需要两步法或需水浴),检测时间长。例如专利CN106645763A,采用纵向垂直式,但显色时间不尽相同,此专利中要360s才可比色,相对时间较长。其他方法中要将配制试剂分开配制使用,过程比较繁琐。本发明提出了一步法配制总胆固醇试剂的方法,并在2-3min比色。且提出一种配制全血总胆固醇质控的方法,更有利于产品检测,克服了目前全血/血清质控购买难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胆固醇的检测方法,既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同时又能保证其稳定性、重复性、灵敏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总胆固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试剂及其试纸的制备;
2)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的制备;
3)将步骤2)中得到的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分别滴到步骤1)中所得到的试纸上,试纸显示不同的颜色,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上述不同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进行总胆固醇浓度检测,将同一浓度的总胆固醇全血质控品的全自动生化仪的检测结果对试纸显色结果进行标定,得到比色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0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