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弯管机弯曲成形的柔性复合芯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9050.7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有;云冲冲;伊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9/03 | 分类号: | B21D9/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芯棒 金属管状 弯曲成形 芯头 金属薄壁管 数控弯管机 棒状结构 管件弯曲 橡胶棒 橡胶圈 内壁 截面畸变 连接间隙 依次串接 对管 起皱 同轴 支撑 贯穿 灵活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机弯曲成形的柔性复合芯棒。柔性复合芯棒包括金属管状芯头、橡胶圈和橡胶棒,多个结构相同的金属管状芯头同轴依次串接成棒状结构,并在棒状结构中心贯穿布置橡胶棒,在相邻两个金属管状芯头之间的连接间隙中布置橡胶圈。本发明能在对金属薄壁管件内壁进行支撑的同时,保证弯曲灵活,使用时可直接内置于管件弯曲部位,在管件弯曲过程中,对管件内壁进行支撑,从而解决金属薄壁管件弯曲成形过程的截面畸变起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弯曲芯棒,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数控弯管机弯曲成形的柔性复合芯棒。
背景技术
芯棒是数控弯管机弯曲加工成形中的重要零件,其作用是从管件内部支撑管壁,防止管材截面畸变和管壁折皱。现有的数控弯管芯棒有圆头式芯棒、勺式芯棒、轴销式芯棒、软轴式芯棒、球窝式芯棒。这些芯棒都是由单一材料组成,管件弯曲成形中难以同时保证对管内壁良好支撑与灵活弯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弯管机弯曲成形的柔性复合芯棒,在管件弯曲成形时伸入到管内,对管件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具有很好的弯曲性能,能够解决金属薄壁管件弯曲成形过程的截面畸变起皱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柔性复合芯棒包括金属管状芯头、橡胶圈和橡胶棒,多个结构相同的金属管状芯头同轴依次串接成棒状结构,并在棒状结构中心贯穿布置橡胶棒,在相邻两个金属管状芯头之间的连接间隙中布置橡胶圈。
所述的金属管状芯头主体为具有大小两端的阶梯套筒结构,大端套筒端面设有向内翻卷的朝内弧形环钩,小端套筒端面设有向外翻卷的朝外弧形环钩,相邻两个金属管状芯头之间通过大端套筒的朝内弧形环钩和小端套筒的朝外弧形环钩相互扣接连接,并且在大端套筒和小端套筒相套接后的两者之间形成扣接间隙,扣接间隙中装有橡胶圈。
所述的相邻两个金属管状芯头之间相互扣接连接具体是:其中一个金属管状芯头的小端套筒插装到另一个金属管状芯头的大端套筒中,橡胶圈布置于大端套筒内壁和小端套筒外壁之间,并位于在大端套筒的朝内弧形环钩和小端套筒的朝外弧形环钩之间。
所述的橡胶棒紧贴金属管状芯头的小端套筒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弯管芯棒是一种全新芯棒结构,使用方便,可在弯管时在不同部位使用,即可在一个部位弯曲后,移至另一个弯曲部位继续使用;并且可通过改变芯头的数目来改变芯棒的长短,进而应用到不同弯曲半径的弯管制作上。
由于芯棒呈管状,所以相对节省材料,且芯头连接间隙处有橡胶圈,所以其弯曲性相对更好。本发明是完全不同于以前芯头连接结构,对芯棒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柔性复合芯棒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柔性复合芯棒的金属管状芯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柔性复合芯棒的橡胶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柔性复合芯棒的橡胶棒示意图。
图中:朝外弧形环钩1、朝内弧形环钩2、环钩处倒圆角3、橡胶圈4、橡胶棒5、金属管状芯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柔性复合芯棒包括金属管状芯头6、橡胶圈4和橡胶棒5,主要由金属管状芯头6和橡胶棒5复合而成,多个结构相同的金属管状芯头6同轴依次串接成棒状结构,并在棒状结构中心贯穿布置橡胶棒5,在相邻两个金属管状芯头6之间的连接间隙中布置橡胶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9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