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酸非织造布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738.3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伟;范艳青;吴靖;刘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源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541;D04H1/544;D04H1/435;D04H1/429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布 弱酸 亲水性非织造布 复合纤维材料 个人卫生护理 表面材料 抗菌性能 细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酸非织造布,本发明非织造布,是含有弱酸成分的亲水性非织造布,所述非织造布中的原料PET/PE或PP/PE复合纤维材料的细度范围在1.7~2.2Dtex之间,长度范围在38~51mm。本发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的优点。主要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的表面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酸非织造布,特别涉及一种含弱酸成分的热风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热风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女士卫生用品和婴儿尿布中,通常应用在表层或二层,它能迅速吸收体液(月经排出液、尿液),并将其尽可能均匀地导入其下层的吸收芯体,这样既保持了皮肤干爽,又防止体液的侧向渗漏。
热风非织造布是热风工艺中的一种,它由于手感柔软、蓬松,能够使使用者感到舒适,而广泛应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中。热风非织造布采用并列结构或者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经过梳理成网后,通过热空气加热复合纤维,复合纤维中的PE熔融后,纤维互相搭接,经过冷却而成为有一定强伸性能的非织造布。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未受到加压作用,热风非织造布的弹性和蓬松性远远好于其他工艺制作的非织造布。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热风非织造工艺以PET/PE或者PP/PE复合短纤为原料,经过热风处理形成热风非织造布。复合短纤在制作过程中,要用亲水或拒水油剂处理,形成具有亲水或拒水能力的热风非织造布原料。亲水性油剂一般都是表面活性剂,主要起到液体下渗性能。
人体皮肤正常状态下pH值为5.5,如果皮肤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维持自己正常的弱酸性的pH值,皮肤是会容易由于微生物的生长而得某些皮肤疾病,也就是说,弱酸性的皮肤pH值(比如4.5~5.5),是有助于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
在亲水性油剂中加入弱酸性成分,能够起到很好的抗菌等性能,而且其液体下渗性能不比亲水性热风非织造布的差
热风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工艺的一个特殊品类,它运用设备的特点,提高非织造布的厚度和弹性,达到了个人卫生护理用品设计者的要求,也使得卫生产品的使用者感到更舒适,不潮湿。
本发明是在上述热风非织造布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含弱酸成分的亲水油剂处理的纤维,制作出来的具有抗菌性能的热风非织造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克服现有热风亲水非织造布只有某种单一性能,添加弱酸成分,制作出来的具有抗菌性能的热风非织造布。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的面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弱酸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运用热风非织造布的技术加工方法,使用含弱酸成分的亲水油剂纤维,生产出一种含弱酸油剂的热风非织造布,能有效提升。
本发明的弱酸非织造布,是含有弱酸成分的亲水性非织造布,所述弱酸成分为柠檬酸。
所述非织造布中的原料PET/PE或PP/PE复合纤维材料的细度范围在 1.7~2.2Dtex之间,长度范围在38~51mm。短纤维在自然状态下呈现波浪式卷曲。这样的纤维铺置成纤维网,特点是细腻、柔软和光滑。由于两种聚合物的熔点不同,表层的高密度聚乙烯发生熔融,而芯层的涤纶不变化。
所述弱酸非织造布克重范围为18~50g/m2,穿透性能保证穿透次数在三次以上,仍能满足穿透时间小于3S。
所述弱酸非织造布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在99%以上。
一种弱酸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复合纤维材料原料用含弱酸成分的亲水油剂处理,充分开松、除杂、混合,通过梳理成网后,进入热烘箱,烘箱温度设定在130℃-140℃,风压20~50Hz 条件下定型,经过加固后输出本设计的含弱酸油剂的亲水热风非织造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源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源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