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48278.4 | 申请日: | 2018-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40;H01H73/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司贺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断路器 动触头安装座 转动设置 扭簧 抵触臂 抵压面 卡槽 凸台 抵触 安装方便 壳体 锁扣 跳扣 销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板,跳扣和锁扣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动触头安装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动触头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抵压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抵压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设置在动触头安装座的凸台或卡槽中,第一扭簧的第二抵触臂抵触设置在连接板的凸台或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新型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断路器的动触头操作机构,结构复杂,特别是容易出现误动作,这样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另外超程机构设计不合理,动触头无法很好的快速闭合或断开,容易烧坏断路器内部的结构或产生较大电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新型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脱扣器、静触头、动触头操作机构、灭弧室,其中动触头操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动触头安装座、跳扣和锁扣,其中动触头固定设置在动触头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板,跳扣和锁扣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动触头安装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动触头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抵压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抵压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设置在动触头安装座的凸台或卡槽中,第一扭簧的第二抵触臂抵触设置在连接板的凸台或卡槽中,动触头安装座和连接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促使第一抵压面与第二抵压面贴紧或靠拢设置,从而实现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紧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脱扣器的磁轭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连接板与锁扣之间设置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在连接板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抵触臂抵触设置在锁扣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该产品的结构布局合理,具体表现在,连接板与动触头安装座铰接后通过第一扭簧与两者配合,在断路器闭合后第一扭簧会对动触头安装座产生扭力,使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接触更加紧密,另外设置有第一抵压面和第二抵压面,这样连接板与动触头安装座之间通过第一抵压面和第二抵压面的配合实现定位,断路器断开后,动触头安装座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扭簧、第一抵压面和第二抵压面实现固定,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第二扭簧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锁扣的工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壳体包括有底座和上盖,连接板上设置有半圆形转动部,所述动触头安装座上设置有与连接板的半圆形转动部配合的弧形腔,转动部置于弧形腔中,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通孔,弧形腔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穿透孔,销轴穿过通孔和穿透孔设置,转动部上靠近底座的一侧且位于通孔处设置有圆形凸柱,第一扭簧套设在圆形凸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使连接板与动触头安装座之间的配合更加合理,另外通过设置圆形凸柱使第一扭簧套设在圆形凸柱上,这样可以很好的固定第一扭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圆形凸柱的周边设置有凸筋,凸筋的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二延伸臂抵触设置在凸筋端部的卡槽中,所述动触头安装座围着弧形腔周边设置有凸条,凸条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上设置有卡槽,第一扭簧的第一延伸臂抵触设置在缺口的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好的把第一扭簧的两个抵触臂固定,非常合理,另外凸筋和凸条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第一扭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其他零部件的影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凸筋相对于圆形凸柱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卡台,第二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设置在卡台上,所述锁扣的一侧朝底座方向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上设置有凸块,第二扭簧的第二抵触臂通过凸块限制抵触在延伸臂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好的把第二扭簧的抵触臂进行固定和安装,可以很好的防止其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