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221.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曾龙;李文星;李萍;邱廷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嘉伦橡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12;C08L51/06;C08L23/06;C08L27/18;C08K3/36;C08K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制备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改性聚乙烯蜡 热塑性弹性体 紫外线吸收剂 聚烯烃合金 耐磨性 矿物填料 耐撕裂性 实验测定 润滑剂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原料包括70份~90份的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3份~13份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1份~10份的矿物填料、0.1份~0.5份的紫外线吸收剂、2份~6份的润滑剂及0.5~1份的改性聚乙烯蜡。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各组分原料相互配合,经实验测定,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耐磨性、耐撕裂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存在气胎容易破裂、漏气等风险,使得使用过程存在诸多不便。近年来出现了免充气实心胎及免充气中空胎两种自行车免充气胎。从轮胎的结构以及舒适度来考虑,目前免充气轮胎材料主要为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兼具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常温下表现为橡胶高弹态、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但目前应用于免充气胎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耐温性差、易撕裂、不耐磨,长时间骑行后易于产生疲劳裂纹,而且夏季地表温度升高后,轮胎压缩永久变形率大、变形大,轮胎触地面积增大,骑行阻力增大,骑行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耐磨问题,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各组分原料相互配合,经实验测定,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率较低,耐磨性、耐高温、耐撕裂性好,而且还具有轻量、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性能。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不含有毒助剂和游离的邻苯二甲酸盐,可长期使用并且可回收利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聚乙烯蜡熔点高于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在70℃/22H条件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于30%、熔融指数为5g/10min~30g/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熔点为150℃~175℃;及/或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2g/10min~20g/10min;及/或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接枝率为0.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矿物填料为炭黑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还包括0.15份~0.5份的抗氧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化剂168、抗氧化剂1076及抗氧化剂1010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紫外线吸收剂UV-770、紫外线吸收剂UV-P及紫外线吸收剂UV-326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选自硅酮母粒及线性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所述矿物填料、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所述润滑剂及所述改性聚乙烯蜡混合搅拌均匀,得预混物;及将所述预混物挤出、造粒,得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主要结合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嘉伦橡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嘉伦橡塑(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