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7919.4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辉;祝可嘉;曾超;江俊;孙勇;方恺;陈宇光;张冶文;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1F38/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谐振线圈装置,所述双谐振线圈装置包括谐振频率相同的第一谐振线圈及第二谐振线圈以及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所述第二谐振线圈设于所述激励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与所述激励线圈相邻设置,所述第二谐振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相邻设置;
定义所述激励线圈与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之间的距离为耦合间距;
所述双谐振线圈装置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之间的耦合间距,相应调整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第二谐振线圈的电磁参数并形成单模点固定频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且令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间距及所述第二间距以调整耦合出系统的能量传输速率,且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改变所述耦合间距并相应调整谐振线圈的电磁参数以处于单模点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双谐振线圈装置电性连接的信号源及负载;所述信号源与所述激励线圈电性连接;所述负载与所述接收线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所述第二谐振线圈通过多重绕匝并加载集总参数元件调控谐振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谐振线圈的工作频率为1kHz至100MHz。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所述第二谐振线圈的线圈尺寸小于工作波长的1/1000。
6.一种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提供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第一谐振线圈及第二谐振线圈,以形成双谐振线圈;
将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设置在一激励线圈与一接收线圈之间,并使所述激励线圈与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之间隔开形成第一间距,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之间隔开形成第二间距;
隔开所述第一谐振线圈与所述第二谐振线圈形成耦合间距;
调整所述耦合间距并调整所述第一间距及所述第二间距以耦合获得无线电能传输速率,所述无线电传输速率于固定频率处锁定形成单模点,以进行固定频率距离可调的单模点无线电能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所述第二谐振线圈通过多重绕匝并加载集总参数元件调控谐振频率,所述谐振频率为1kHz至100MHz,无线电能传输的工作频率位于所述谐振频率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线圈及所述第二谐振线圈的线圈尺寸小于工作波长的1/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9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