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7408.2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定平;温国滨;陈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英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池 | ||
一种充电电池包含一蓄电体及一电池管理组件。蓄电体包含一第一电连接接头及一第二电连接接头。电池管理组件包含一基板、一第三电连接接头及一第四电连接接头。基板具有相对的二设置表面。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设置于相异二设置表面。蓄电体的第一电连接接头与第二电连接接头分别插接于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充电电池,特别是一种具有电池管理组件的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可分为一次性电池(primary battery)与可充电电池(rechargeablebattery or secondary battery)。一次性电池在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度充电,而可充电电池可以在电量消耗后,再次透过外加电源,将外加电源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储存电量。常见的可充电电池例如有锂离子电池、镍铁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由于可充电电池具有记忆效应,其中以镍镉电池最为严重,因此可充电电池如果过度放电或是过度充电皆会对电池造成伤害。为了能够避免可充电电池过度放电或是过度充电的情况发生,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便应运而生。电池管理系统透过监控可充电电池的电力状态,控制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机制,藉以提高电池的电力效率与使用寿命。
常见充电电池中,电池管理系统通常是平放于电池的外壳中,使得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板的形状往往会受限于电池圆筒状的外壳而仅能设计为圆形。由于圆形电路板的外围为弧形,并不利于方形芯片设置,故方形芯片排列于圆形电路板时,往往难以有效利用圆形电路板的外围区域而造成电路板上的设置空间的浪费。
此外,电池管理系统一般需透过焊接的方式与蓄电体电性连接,但因蓄电体无法承受高温而使得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体的焊接制程并无法采用焊炉进行自动化焊接。也就是说,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体的焊接制程必须改为透过人工逐一焊接,进而使得充电电池的组装效率降低。因此,如何避免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板上的设置空间的浪费与提升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体间的组装效率,将会是研发人员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池,藉以解决先前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板上的设置空间浪费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体间组装效率低落的问题。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所揭露之充电电池包含一蓄电体及一电池管理组件。蓄电体包含一第一电连接接头及一第二电连接接头。电池管理组件包含一基板、一第三电连接接头及一第四电连接接头。基板竖立于蓄电体,并具有相对的二设置表面。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设置于相异二设置表面。蓄电体的第一电连接接头与第二电连接接头分别插接于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
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所揭露之充电电池包含一蓄电体及一电池管理组件。蓄电体包含一第一电连接接头及一第二电连接接头。电池管理组件包含一基板、一第三电连接接头及一第四电连接接头。基板竖立于蓄电体。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皆设置基板的相同侧。蓄电体的第一电连接接头与第二电连接接头分别插接于第三电连接接头与第四电连接接头。
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所揭露之充电电池包含一蓄电体及一电池管理组件。蓄电体包含一第一电连接接头及一第二电连接接头。电池管理组件包含一基板、一第一夹持弹片及一第二夹持弹片。基板竖立于蓄电体,并具有相对的二设置表面。第一夹持弹片与第二夹持弹片设置于基板的相异二设置表面。蓄电体的第一电连接接头与第二电连接接头分别夹设于第一夹持弹片及第二夹持弹片。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充电电池,由于电池管理组件之基板直立地摆放于蓄电体上方,且电池管理组件之基板透过电连接接头快速与与蓄电体电性对接而无需以人工焊接的方式来组装电池管理组件之基板与蓄电体。如此一来,将可以提升充电电池的组装效率。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英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英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连接器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碾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