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驱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47245.8 | 申请日: | 2018-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三户英治;村田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17/346 | 分类号: | B60K17/34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驱动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配设前传动轴所导致的向前排的脚下空间的影响的四轮驱动车。四轮驱动车(1)具备:发动机(10)、后传动轴(13)、后差速齿轮(14)、分动机构(12)、前传动轴(17)、前差速齿轮(18)。前传动轴(17)在驾驶位的踏板操作空间(A)的室外附近通过,以朝向车辆前部延伸的方式配设。在四轮驱动车(1)中,将前差速齿轮(18)的齿轮比设为RF、将后差速齿轮(14)的主齿轮比设为RR、将分动机构(12)的传动比设为RT时,满足RF<RR的关系和RT>1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轮驱动车,尤其涉及基于FR车的四轮驱动车。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FR(前置后驱)车的四轮驱动车的构造。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四轮驱动车具备:搭载于车辆的前部的发动机、纵置的变速器、与变速器的输出侧连接的分动机构、与分动机构连接且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传动轴及前传动轴、以及各传动轴所连接的后差速齿轮及前差速齿轮。前传动轴沿着变速器的外侧延伸到车辆的前部的前差速齿轮的配设部位。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四轮驱动车中,由发动机产生的驱动力经由变速器传递到分动机构,在该分动机构中被分割,分别传递到后传动轴和前传动轴。并且,驱动力经由前差速齿轮和后差速齿轮从驱动轴分别传递到前轮及后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784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基于FR车的四轮驱动车中,因为配设前传动轴,前排的脚下空间可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驾驶位一侧配设前传动轴的情况下,驾驶员的脚下空间种的踏板的配置成为从人体工学的理想位置偏离的状态。
在因前传动轴的影响而干涉到驾驶位的踏板操作空间的情况下,如果长时间驾驶等,驾驶员的疲劳感增加,并不期望这种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前传动轴的配设对前排脚下空间的影响的四轮驱动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四轮驱动车具备:动力源、后传动轴、后差速齿轮、分动机构、前传动轴、前差速齿轮。
所述动力源搭载于车辆(四轮驱动车)的前部,生成旋转驱动力,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有输出轴。
所述后传动轴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延伸。
所述后差速齿轮与所述后传动轴连接。
所述分动机构设置在由所述动力源生成的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中。
所述前传动轴与所述分动机构连接,沿着所述输出轴所延伸的方向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延伸。
所述前差速齿轮与所述前传动轴连接,配设在所述车辆的前部。
在本方式的四轮驱动车中,所述前差速齿轮的齿轮比小于所述后差速齿轮的主齿轮比。此外,在本方式的四轮驱动车中,所述分动机构的传动比按照所述前差速齿轮的齿轮比和所述后差速齿轮的主齿轮比来设定。
在上述方式的四轮驱动车中,前差速齿轮的齿轮比小于后差速齿轮的主齿轮比,并且按照前差速齿轮的齿轮比和后差速齿轮的主齿轮比来设定分动机构的传动比,所以能够比以往抑制前传动轴的转速。
前传动轴的转速(使用转速)需要低于挠曲固有振动数(转速),但是通过如上述那样降低转速,即使轴径比以往细,也能够抑制挠曲共振的产生。
因此,在上述方式的四轮驱动车中,能够减小前传动轴的轴径,所以相应地能够减少对前排的脚下空间的影响(干涉)。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四轮驱动车,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分动机构的传动比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7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拖一体机动力输出减速装置
- 下一篇:非道路机械行走四驱电液控制系统





